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瞀闷

瞀闷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昏昧兼烦闷的症状。《医学纲目》卷十六:“盖瞀者,昏也;闷者,烦也。凡瞀而不闷者,名曰昏迷。闷而不瞀者,名曰虚烦。今曰瞀闷者,谓昏迷虚烦并病。”

猜你喜欢

  • 玄武版

    见《四川中药志》。为龟板之处方名,详该条。

  • 祟脉

    指变化不定、与病证不符的一种脉象。前人错以鬼祟、客忤等作为出现此脉的病因,故又名鬼祟脉。《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凡鬼祟附着之脉,两手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乍密乍疏,乍沉乍浮,阳邪来见脉则浮洪,阴邪来见脉

  • 冷秘

    病证名。又名阴结。指阴寒凝结,腑气不通。《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证治要诀·大便秘》:“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寒,宜藿

  • 陵草

    见《中药材手册》。为零陵香之别名,详该条。

  • 小方脉科

    即儿科。又名哑科。见《医学正传》。《太平圣惠方》:“襁褓至一岁,曰牙儿。二岁曰婴儿,三岁曰奶童,四岁曰奶腥,五岁曰孩儿,六岁曰小儿,以至十五岁,皆以小方脉治。”

  • 牡桂

    出《神农本草经》。即肉桂,详该条。

  • 寒石

    出《吴普本草》。为卤碱之别名,详该条。

  • 天秃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李思祖

    【介绍】:见李修条。

  • 秘传内府女科

    见坤中之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