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喉全生集

白喉全生集

书名。1卷。清·李纪方撰。编于1882年。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症等三大纲,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与《时疫白喉捷要》合刊)。

猜你喜欢

  • 脐中

    经穴名,代号RN8。出《针灸甲乙经》。又名神阙。别名气舍、维会。属任脉。位于脐窝正中。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下动、静脉。主治中风脱症,腹痛,泄泻,痢疾,脱肛,水肿等。禁针。艾炷灸(隔盐或姜)7~

  • 七松岩集

    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了67种内科杂病的证治,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王绎庵

    【介绍】:见王琦条。

  • 夹口疮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四。即剪口疮,详该条。

  • 中风七穴

    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 状如鱼脬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气轮努胀,不紫不赤,状如鱼脬,乃气分之证,金火相搏所致。不用导,惟以清凉自消。”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 五兽三匮丸

    《医学入门》卷六方。鹿茸、血竭、虎胫骨、牛膝、狗脊各等分,附子、木瓜各一枚。先将附子挖去中心,填满朱砂,再将木瓜挖去中心,将前附子置于内,用附子末盖口,磁罐内隔水蒸至极烂,共捣为丸,芡实大,用木瓜浸酒

  • 房劳蓄血

    证名。指饱后行房,竭力伤肝所致的蓄血。《张氏医通·诸血门》:“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蓄血在胃口者,韭汁、童便下越鞠丸。不应,合平胃散去苍术,加桃仁、丹皮相和服。虚人理中越鞠相和,服。在少腹,代抵当丸,加

  • 脱位

    病名。即脱臼。详该条。

  • 吊吊黄

    见《江西草药》。为黄花远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