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为博落回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黄芩之新根,详该条。
【介绍】:见朱权条。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蛊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蛊是聚蛇虫之类,以器皿盛之,令其自相啖食,余有一个存者,为蛊也。而能变化,人有造作敬
见《石雅》。为云母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P8。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地箕。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踝下缘下3寸,胫骨后缘处。一说:“阴陵泉下五寸,与巨虚相对。”(《循经考穴编》)。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病名。①性交时精泄不止之症。《医宗必读·遗精》:“更有久旷之人,或纵欲之人,与女交合,泄而不止,谓之走阳。”治宜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等方。②遗精之俗称。详遗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