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由阳邪盛实致四肢动作、步履失常。《素问·阳明脉解篇》:“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类经·阳明病解》:“阳受气于四末,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阳邪刚盛,故步履变常也。”
出《医宗金鉴》。即长针,见该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病名。即肾劳。详该条。《慎柔五书》卷四以虫在于肾则成肾痨。治以千金散等方。
见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蝌蚪。详该条。
见针灸聚英条。
见《景岳全书·外科钤》卷六十四。即蜡矾丸,见该条。
①《寿世保元》卷七方。海金沙、侧柏叶《盐水炒)各四两,厚朴(姜炒)、当归(酒洗)各三两,白术、川芎、白芍药(酒炒)、熟地黄各二两,羌活、防风各一两半,炒香附、人参、砂仁各一两,甘草三钱。为末,用白毛乌
见《天宝本草》。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又名小腹疽、少腹疽、丹毒痈。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若高肿红活,疼痛牵背,易溃脓稠者易治;若漫肿坚硬,难溃,溃则脓稀者难治。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内服仙方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