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果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木贼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笔筒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干燥胶块。多用作补养药。如驴皮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指色泽浮薄明亮。《灵枢·五色》:“薄泽为风。”张景岳注:“风病在阳,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泽。”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玉衡,详该条。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大嘴即大眦。即大眦赤脉传睛。详该条。
即肛门。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