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涓子鬼遗方》。即松香,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参见产后汗出条。
病证名。指目无赤痛,亦未受风,只因脏气不足而频频泪出之症。《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亦不因风而出不止,本无赤痛。”
民间验方或某些古方中对部分蔓茎类药物的计数单位,通常以拳握量之,并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为一束,如茅根、苇茎等。现方剂已通用重量单位计数。
见《药材学》。为肥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病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即连珠喉风。详该条。
病名。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而致。证见患处肿硬,大小不等。此愈彼起,随处可生。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亦可破溃化脓。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至喉者多危。治法: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参见五不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