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泻穴
即利尿穴。见该条。
即利尿穴。见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准绳六要》。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便览条。
书名。1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种医事制度,并与清代太医院的医事制度有近似之处。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的参考。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补法之一。属缓补法。即用甘平和缓的补益药治疗疾病,多用于上焦久病、体质虚弱、病势发展较慢者。如心虚血少,惊悸失眠,用平补正心丸。
出《素问·八正神明论》、《灵枢·九针论》等篇。人身各部位的气血运行随天时气候而变化,故各有不宜针刺的时间,称为“天忌”。王冰注:“人忌于天,犯之则病,故不可不知也。”
指湿热蕴于大肠的病变。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