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按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珍珠,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苔色微黄而滑,是风邪化热,尚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微黄而干,是邪已入里,如大便秘结,热已伤津,法当清里,不宜发汗。
①器械名。《喉科心法》卷下:“两边亦有锋,铜铁制成。备通脓管之用,取其迅速,痰包亦用此破。”②出《针灸大成》,即铍针。见该条。
蛔虫。古文献中的蛕、蚘,均为蛔的异体字。参见蛔虫条。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干苔之别名,详干苔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