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八月之时,故名之曰仲秋痹也。”详足少阴经筋病候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延海。天台(原属浙江会稽)人。采集众说,收录秘方,辑成《伤科秘旨》一卷(1852年刻)。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药物学著作。又名《得意本草》、《绛雪园得宜本草》。1卷。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本书收录古今常用药物458种,分上、中、下三品,记述扼要。
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参见上损及下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茅莓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系指喉间色紫红。《延龄堂喉科》:“满喉俱紫,似胭脂红,不肿不烂,难治。”或指某些咽喉疾患之一种症状。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阴蒂。
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易学术语,出《易·系辞上》。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参见“太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