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恶疰心痛

恶疰心痛

证名。疰亦作注。指邪毒疠气传注心包所致的心痛。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凡人将理失度,阴阳俱虚,血气不足,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肌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时发疼痛,积滞日久,转相注易,故曰恶注心痛也。”常见心痛如刀刺,或如咬心,胸膈两胁拘急疼痛,呕吐清水,食饮不下,手足逆冷等症。治宜鬼箭羽散槟榔散消石圆、十注丸、当归散等方。参见心痛、中恶心痛、注心痛条。

猜你喜欢

  • 脾常不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脾气未充,消化力弱,而生长发育又非常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较大,往往影响消化功能。如一旦饮食失调,喂养方法不当,过食过量,或突然改变饮食,超过脾胃的耐受能力;或气候变化感

  • 肉果

    见《本草纲目》。为肉豆蔻之别名,详该条。

  • 夹风伤寒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 仁当·东桑嘉措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 骨出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详该条。

  • 八邪

    ①指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种致病邪气。②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位于手背各指缝上,当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奇效良方》从桡侧向尺侧方向依次称大都、上都、中都、下都。主治烦热、目痛、头痛

  • 猫胞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 华洋脏象约纂

    书名。3卷,附录1卷。清·朱沛文编撰于1892年。本书汇集中西医有关人体结构、解剖图谱,参述己见编著而成。卷上为五脏六腑形态、部位、功能;卷中为眼、耳、鼻、及骨骼结构、功能;卷下为十二经脉、气血营卫等

  • 五叶灵芝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

  • 小茴香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