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
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
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
《洞玄子》:“凡女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媱欲,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下坡,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
医话著作。2卷,续编1卷。清·许豫和撰于1785年。本书以医话体裁,随笔记录诊治和读书心得,分析古方,辨解药性,并节录一些医家有关论述。全书通俗易懂,对儿科疾病证治尤多阐发。
【介绍】:三国蜀官吏。字钦仲。梓潼涪(今四川梓潼)人。曾为仆射中散大夫,通五经诸子,博学,笃好医方。
痰证之一。指气郁不宣,痰血结滞所致的病证。《不居集》卷十七:“拂郁痰,痰挟瘀血结成窠囊,膈间胀闷;又胃脘之血为痰浊所滞,日积月累,渐成噎膈反胃。若用燥剂,其结愈甚。惟竹沥、韭汁、姜汁可以治之,进三、五
见幼科指南条。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人参二两,当归(酒洗)、熟地黄(九蒸)、麦门冬各一两,枸杞子、山茱萸各五钱,阿胶珠、荆芥穗炭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治产后气喘,气血将脱。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泽廓。详该条。
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逐渐布满舌面,病属严重。急用甘淡养胃之法救治。可见于温毒、湿温、伏暑等病。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痧证之一。病处见细白色毛,状如羊毛。《痧症全书》卷中:“羊毛痧,腹胀连背心或腰胯如芒刺痛,用烧酒瓶头泥筛细,和烧酒作团,辊擦痛处,即有细白毛粘团上。”古人用铜钱置病所。以艾火烧钱上,外将瓦罐或竹罐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