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尺肤热。参见发热、尺肤热条。
古病名。一作趺蹶。指一种行动障碍的病证。多因太阳经脉受伤所致。《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此太阳经伤也。”《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得病因跌而致蹶,
消法之一。又称消食导滞,或消导。消除食滞,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而黄,脉滑,用保和丸。
《古今医鉴》卷二方。天南星五分,冰片少许。共研细末,于病人牙齿间频频擦之令热。治中风牙关紧急,难以下药。
骨名。指蝶骨大翼颞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两额骨傍,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