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油灰指甲。详该条。
即门牙。《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暍,……前板齿燥。”参见门牙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见《江苏药材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缪刺论》。指足的第五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