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面部虚浮微肿。多属虚证。《古今医统·面部门》:“面浮属脾土肺金,……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役,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
见异经选穴法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出《太平圣惠方》。即蚕退纸,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即走罐法。详该条。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生于胫部,足腕处,患部痒痛相兼,破流黄水,甚则焮肿,疮面有钻眼,缠绵难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发寒热。治宜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