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狗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都,防水之堤。指堤防败坏。《素问·生气通天论》:“溃溃乎若坏都。”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书名。3卷。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若由心火暴盛所致,舌起龟纹,舌质红赤,满口糜烂,腮舌俱肿,口干,脉实有力,为实证,治宜清心凉膈。若由五志过极,虚火妄动所致。舌起龟纹,舌淡,时起白斑细点,舌破,舌若无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708~769【介绍】:唐代医生。字之巽。曾与崔沔同学医于兰陵萧亮,尽得其传。
见《幼科铁镜》卷五。即生津养血汤,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冷疳。详该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