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肘后痈,见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紫菀散第五方。见紫菀散条。
见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差经。详该条。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症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结,大小不均,如至数不清,按之散乱者,多属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九。即求子。详该条。
见清·沈明宗《医征女科》。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病证名。惊风后伤津引起的烦躁、口渴症状。多因小儿惊风,伤及津液,津亏则虚热内生,烦渴喜饮。治宜益气养阴。用麦门冬汤加减。
病名。指经血忽来而月经量甚多。秦景明《女科医宗大成》:“此因阳气乘阴,血热流散,以致经血乍来乍多。而在月前者,治用三黄汤(熟地、黄芩、黄芪、茯苓、当归、蒲黄、人参、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