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输配穴法

五输配穴法

根据五输穴主治特性选配应用的方法。《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临床可参照配用。

猜你喜欢

  • 曲尺痔

    病名。即肛漏。《外科十三方考》下编:“肛门侧边一寸处,如疽如节,穿头后,时出脓水不干,延数日后,患部即肿起化脓,再数月后又有一枚肿起成脓,脓水不干,延穿至三四孔后,内中结玺。”治宜内服槐角丸,外以药线

  • 血黄

    三十六黄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血黄者,头痛心闷,眼运欲倒,胸膈热壅,鼻衄不止,咽喉干燥,舌上生疮。若身热如火,头面肿者,难治。”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

  • 钱恺

    【介绍】:参见钱瑛条。

  • 追风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 通理汤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茯苓、桑皮各二钱,白术、枳壳、橘红、半夏、厚朴、砂仁、青皮各一钱,薏苡仁四钱,苏子一钱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使人多涕吐,面浮气逆。

  • 石竹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声瘖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 裴琏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论》1卷,已佚。

  • 医心方

    综合性医著。30卷。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理论及各科临床。卷1治病大体及服药法、合药法等;卷2针灸孔穴;卷3~14内科杂病及六淫、时行诸病;卷

  • 虚喘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指因正气虚衰所致的气喘。多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景岳全书·喘促》:“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