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下婴儿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指六岁以下的小儿。
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4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887年。本书选常用药物580种,分类参照《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每药编以一、二联或三、四联语,并附注文进一步阐解。全书内容简要,便于诵读。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尸咽。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榼藤,详该条。
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即二母宁嗽汤作蜜丸。治证同。见二母宁嗽汤条。
见《广州植物志》。即咸虾花,详该条。
见伤寒指掌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之即剧云,是衣领楷所作”。本病好发于项部,皮损初起为有聚集倾向的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呈淡褐色,久之丘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干燥,稍有脱屑,呈阵性剧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