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智慧能使人写作,但创造历史的是热 
- 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理解新的局势而复旧的口号,这些口号在昨天是正确的,但在今天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 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 
-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 
- 人的思想,必定重于前世现世或来世的某一方,无法从站在历史时点的“自己的思想”的领域超脱出来。 
- 任何战术都只适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如果武器改进了,技术有了新的进步,那么军事组织的形式、军队指挥的方法也会随着改变。 
-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 作家若不从时代和世界历史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作品,才思就会枯竭 
-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宽容从来都不是软弱。 
-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 对我们这个世界作的每一点干预,都会改变我们固有的历史。而历史的每一次改变,又都会引发时间长河的一阵“变异波动”。变异波向前传递期间,未来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就好像一块石头投进水塘,只要波纹还在扩散,就无法看清水面的倒影。模糊期”有长有短,但终有结束的一天,所以龙羲最终总能稳稳地把握住我们历史的大局。 
- 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的书店里涌现出海量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这些人物包括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成为人们灵感的灯塔,而苏格拉底排在第一位。西塞罗评价苏格拉底说:“他把哲学从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吧,这不是关于苏格拉底,这是关于你自己,以及关于你如何给你每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真善美。 
- 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 
-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 
-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 隋炀帝在位18年,13年呆在扬州,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南方呆的时间很长的皇帝。由于他老在扬州呆着,所以有人说他修运河一个重要原因就想上那玩儿去。不是,说话要负责任,还是沟通南北为主。 
-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一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 科学,按其本质,是历史的;历史的继承和批判,无疑是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