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诗词古文>嵇含生平

嵇含生平介绍

嵇含(公元263年—306年),字君道,家在巩县亳丘(今河南省巩义市),自号亳丘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人,嵇康的侄孙。生于魏景元四年,卒于晋光熙元年,年四十四岁。陈敏作乱时,被荐为广州刺史。刘弘死后,嵇含留领荆州。嵇含素与司马郭劢有隙,司马郭劢乘夜杀害了嵇含。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包括了三首五言诗《登高》、《悦晴》、《伉俪》。虽然《隋书·经籍志》录有《嵇含集》10卷,但已佚失。永兴元年(304年)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查看嵇含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仕族世家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各个领域的一些人物及其论著,至今人们仍在研究、品评。嵇含,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位。

  嵇含出生在仕族世家。祖父嵇喜,有当世才,历任曹魏太仆、宗正、徐州刺史。父亲嵇蕃,为太子舍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是他的叔祖父。嵇康的儿子、拜晋惠帝朝的侍中大夫的嵇绍,是嵇含的叔父。嵇含是嵇绍抚养长大的,叔父象对亲生儿女一样爱护、关心、培养他。他一直到出仕才离开叔父身边。

  不图权贵

  嵇含自祖辈以来,家门屡遭不幸。先是嵇康尚魏宗世长乐亭主,因和曹氏有姻亲关系,不肯依附司马氏政权,而被司马昭所杀。其子嵇绍后为晋惠帝秘书郎、侍中,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皇室内部发生战争,嵇绍跟随惠帝与叛乱的贵族战于荡阴, 保卫皇帝的侍卫都被打跨了,只有嵇绍以身护帝,为叛军所杀。

轶事典故

  慎终之室

  由于嵇氏一门以文名世,受书香门第的熏染,所以嵇含少年就好学能文。为了陶冶自己的品质,保持谦虚的态度,在自己住室的门上书“归厚之门”,室内壁上书“慎终之室”以鞭策自己。 以后终于“举秀才,除郎中”,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人。

  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然而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地方风情。

  晋代的嵇含即是记录花雕的第一人。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陂池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几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那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口味是极好的。嵇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因为,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花雕其实应该说是“雕花的老酒”或“雕花酒”,只是因为古人喜欢将谓语动词后置的缘故,所以“花雕”的称呼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说,花雕酒成了女儿出嫁宴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体现的是古越国之文明,也盛载着嵇含留给人类的一种深情和一种心愿。

主要成就

  孤篇横绝

  嵇含的才华,从《南方草木状》这部著作更可以看出。

  这部书问世于西晋永兴四年(公元304年),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是他在军旅中每到一处就悉心谘访当地风土习俗,将别人讲述的岭南一带的奇花异草,巨木修竹,笔记下来,整理、编辑而成。

  《南方草木状》这部书,纲目分明,条分缕析。它在形式上分条叙述,但内容各异,互不牵连,所以可以独立成篇。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把叙述和议论交替进行,不仅使读者对此树的形态,用途有所了解,也领会到其中包含的哲理。这部著作问世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笔记文学的发展。

  《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比西方植物学专著要早一千多年。因此,我们说嵇含是世界上可考的第一位植物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猜你喜欢

  • 许谦

    (1270—1337)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路应

    路应(745—811),字从众,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人。路嗣恭之子。以荫入仕,德宗贞元间历任虔州、温州、庐州刺史,入为职方郎中、佐盐铁使。顺宗永贞元年(805)改刺常州。是年末,改宣歙池观察使,进封襄阳郡王。宪宗元和四年(809)以疾去职。六年拜左散骑常侍。旋卒。

  • 刘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赵家璧

    赵家璧,字城易,号褐玉。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官无锡知县。清乾隆《新宁县志》卷三有传。

  • 邹之麟

    邹之麟,字臣虎,号衣白、逸老、昧庵,江苏武进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明代官员、画家。弘光政权建立,得到刘泽清推荐,起任尚宝丞,历任应天府丞,与阮大铖狼狈为奸攻击郭维经,擢升左佥都御史,又任左副都御史。南京陷落,邹之麟降清。王铎点诸降臣名,邹之麟不应,钱谦益周旋得无事,邹之麟事后重谢钱谦益。邹之麟说:“我不臣二姓”,洋洋自得。清朝不用,邹之麟闭门寄情书画以终。

  •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锁懋坚

    锁懋坚,明代诗人。回族。先世西域人。后随宋王室南渡,遂为杭州人。有诗名,尤善吟写。成化间(1465—1487),游苕城,曾应朱文理请,立赋《沉醉东风》词一阕,深为时人所称赞。

  •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 郑梦周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庆尚北道永川人。梦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举,十六年(1367年)受李穑赏识,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

  •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合称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明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