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伶西晋沛国人,字伯伦。肆意放荡,常以宇宙为狭,不以家产有无为意。性嗜酒,作《酒德颂》,嘲弄礼法。魏末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以无用罢。寿终。为竹林七贤之一。 
- 钟崇道钟崇道,字少钦。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举人。初授崖州学正,历仕雅州知州。有《菉猗集》。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有传。 
- 朱鹤龄(1606—1683)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 马贯山东单县人。以才学卓越举为监察御史,有直声。官终江西布政司参政。 
- 晏婴晏婴(?—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 黄复圭元饶州安仁人,字君瑞。博学,与张仲举、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顺帝至正间死于兵祸。 
-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周之琦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王褒2王褒(约513~576年),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梁元帝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明帝宇文毓笃好文学,王褒与庾信才名最高,二人特被亲待。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宇文邕时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后出为宜州刺史。建德年间去世,卒年六十四。子王鼒嗣。 
- 唐奎奎字文昌,晋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