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Chén

陈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一, 源自国名。帝舜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地区), 并将其女嫁给他, 伺奉舜祠,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二,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例如, 北魏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 后随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时改为单姓陈氏。此外, 还有白姓、高姓等姓改为陈姓。

陈国灭亡后, 陈闵公的长子剑, 为避亡国之祸, 改名为衍, 称陈衍, 逃到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还有一支是因避难而移居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西晋末年, 中原战乱频繁, 各界人士纷纷渡江南逃, 移居江南各省, 有一批人迁至今福建, 其中即有陈氏。

陈姓历史人物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他和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陈平, 汉惠帝时左丞相,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陈琳, 汉末文学家, “建安七子” 之一。陈寿, 西晋史学家, 《三国志》作者,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玄奘, 姓陈名祎, 世称三藏法师, 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 他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对唐代诗歌发展影响巨大。现当代著名的陈姓人物如大家熟知的陈独秀, 1915年创办《新青年》, 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陈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位。


陈氏,初封虞城,后封于陈,今陈州治,宛丘县是也。本太昊伏羲氏之墟,周武王克商,力求舜后,以备三恪,得胡公满,封之陈以奉舜祀,子孙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见《广韵》)

后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见《魏书·官氏志》)

▲<春秋齐>陈乞,事景公为大夫。<汉>陈平,阳武人,汉初名将。<宋>陈亮,永康人,诗人。

猜你喜欢

  • 次第

    读音:Cìdì/Tzut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富色里

    读音:Fùsèlǐ金代女真族姓氏,属女真白姓。或写作“富色哩”。《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参见“富色哩”条。

  • 读音:Jǐ/Jii【源】 苏冶妊作虢妀鱼母賸鼎。妀者,苏国之姓,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女字说》引《苏冶妊鼎》(86)。

  • 读音:Yě【综】 埜佑,明时固安人,正统中任南昌卫千户(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中文大字典》引 《正字通》亦收,未详其源。(按: 疑此即“野”之异体,或为野氏

  • 脱里别歹

    读音:Tuōlǐbié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图鲁卜岱”。

  • 鶡冠

    读音:Héguān【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

  • 阿圖

    读音:A-tú【综】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四川盐源有此姓(375)。

  • 玻羅克

    读音:Bōluókè【综】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绰里之妻为玻罗克氏(260)。

  • 读音:mù【源】 ①春秋时卫国端木赐(即子贡,孔子弟子)之后,避仇改复姓端木为木氏(6,7,9,60)。②春秋时宋国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为氏(60,62)。一说,宋木门大夫之后,见《姓考》(17)

  • 巴亞基魯

    读音:Bāyàjīlǔ【源】 鄂温克族姓。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之莫尔格河地区。源出氏族名,属下又分要靠勒巴亚基鲁、我乌特巴亚基鲁、我勒克巴亚基鲁三个分支,即莫昆,属索伦部音千部族(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