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
读音:Cí
【源】 见《姓苑》(15,21,63)。【布】 台湾台中、高雄(64)、江西丰城(357)、萍乡(371)、湖南湘潭(373)、贵州赤水(442)、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榆次、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辞澣。
【源】 见《姓苑》(15,21,63)。【布】 台湾台中、高雄(64)、江西丰城(357)、萍乡(371)、湖南湘潭(373)、贵州赤水(442)、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榆次、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辞澣。
读音:xiàn姬姓,晋献公之后也。(见《风俗通》)
读音:Niǔgǔlù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本古代女真族姓氏,原为部落名,遂以部为氏。辽代译作 “敌烈”; 金代译作 “女奚烈”,其汉姓为 “郎”; 元代译作 “亦乞
读音:dòu yú见《姓苑》。
读音:Zú【源】见《广韵》(62,80)、《姓解》(7,9,12,21)。【变】亦作鉐(7,11)。【望】彭城(11,12,15,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注云:
读音:jì殷民七族有锜氏。(见《左传》)锜氏,商人之七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读音:Shúwéi【源】 西夏人姓(3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舒威〕(24)。【人】 孰嵬英,西夏武节大夫(24,31)。
读音:E-línjuéluó【综】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林觉罗氏(259)。
读音:Kuànghòu【源】 见《中华姓府》(63)。
读音:Fù【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陕西(92)、广西都安(288)、安徽淮南(362)、四川武胜(321)、内蒙古达拉特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
读音:Gálè【综】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云布之妻为噶勒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