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諸葛

諸葛

读音:Zhūgě

【源】①黄帝有熊氏之后有詹葛氏,齐人语讹诸葛,见《世本》(12,62)。②夏商时诸侯葛伯之后(12)。居诸县(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30里),谓之诸葛。又云,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徙阳都(故城在山东沂水南),阳都先有葛氏,时人以徙居者众,因号诸葛氏(9,11,12,17,60)。③葛婴为陈涉将,有功而诛,汉孝文追录,封其孙为诸县侯,因为诸葛氏,见《风俗通》(1,9,11,12,17)。 【变】后有改姓诸者(60,62)。 【望】琅邪(17,60,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诸葛丰,汉时司隶校尉,琅邪人(61)。诸葛亮,三国时琅邪人。诸葛丰之后,蜀丞相,封武乡侯(21,61)。


现行较常见复姓。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鸡泽、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福建之永福、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本葛氏,夏商诸侯葛伯之后。《英贤传》 云: “旧居琅邪诸县,后徙阳都。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焉。”②其注引 《风俗通》 云: “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非罪而诛。汉文追封其孙为诸侯,因以为氏。”③其注引 《世本》 云: “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汉代有诸葛·丰; 三国时蜀有诸葛·亮; 唐代有诸葛·爽; 宋代有诸葛·高,宣城人,制金匠人。

猜你喜欢

  • 法詩禮納穆都魯

    读音:Fǎshīlǐnàmùdūlǔ【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胡穆拜之妻为法诗礼纳穆都鲁氏(260)。

  • 斯枯

    读音:Sīk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沧源岩帅,汉姓为陈(161)。

  • 司铎

    读音:sī duó见《姓苑》。▲<周>司铎射,鲁大夫。

  • 克里木

    读音:Kèlǐmù【综】 佤族姓。亦作〔孔柴木〕,世居云南西盟(158,159)。

  • 读音:Yíng/Yng【源】见《万姓统谱》(15,63)。

  • 葛勒

    读音:Gělè《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葛勒阿波。” 未详其源。

  • 土別燕

    读音:Tǔbiéyàn【源】 蒙古人姓,见《元史》(57)。土别燕系元时克烈部之一支,以部为氏。【变】 亦译〔土别干〕、〔土伯夷〕、〔秃伯〕或拓跋等(397)。《续通志·氏族略》作〔图卜布延〕(24)

  • 洪吉哩

    读音:Hóngj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①亦作〔洪吉理〕(260)。②清镶黄旗蒙古八品官常寿之妻为洪吉礼氏,镶黄旗满洲领催那伦柱之妻为洪吉里氏(26

  • 俟力?

    读音:Sìlìfā《姓氏词典》 据 《魏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北魏姓。北魏有俟力��·示��。”

  • 读音:chá【音】 亦音屠(Tú)(80)。【源】 ①炎帝葬于茶陵(故城在今湖南茶陵东50里),因氏,见《姓源》(17)。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见《潜夫论》(60,62)。系自子姓,茶即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