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源】 古时主笙竽(乐器名)之官,其后以职为氏(15,60)。【布】 上海(91)、台湾花莲(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古主笙竽之官,其后以职为氏。”
【源】 古时主笙竽(乐器名)之官,其后以职为氏(15,60)。【布】 上海(91)、台湾花莲(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古主笙竽之官,其后以职为氏。”
读音:Gǔ’ěrlǔ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护军五米之妻为古尔鲁特氏(260)。又,正蓝旗蒙古护军校富泰之妻为固噜特氏(260)。〔固噜特〕似即古尔鲁特之异译。
读音:Yá【音】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山西绛县(324)、山东沂水(332)、新泰(359)、台湾苗栗(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老河口,河北之黄骅
读音:Túshān【源】 古有涂山国,禹娶涂山氏之女,涂山氏之后(9,11,17,60)。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诸侯之地,其说有三:其一,禹合诸侯于涂山,见《左传·哀公七年)。故城在今安徽蚌埠西淮河东
读音:Duī【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塔城、湖南之新邵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塔城等市、县公安局提供; 《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shí zuò【源】 当是攻石之工,以业为氏(60,62)。【人】 石作蜀,春秋时成纪人,孔子弟子(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当是攻石之工,以业
读音:Bǐ【源】 ①商汤时左相仲虺之后(17)。②商时有妚国,后因以为氏(17)。妚同娝,故有娝氏。亦见《直音》(15,21)、《纂文》(6,11)。【望】 河东(17)。【变】 亦作〔妚〕、
读音:Màodāng独龙族姓氏。云南之贡山有分布。“茂当”为独龙语之音译,汉意为“人多的坪子”。本氏族名,以为氏,出自马必力部族。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茂”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
读音:zào【源】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其后有造氏,见《姓苑》(60,62)。②西羌人姓(60,62)。【望】 京兆(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91)、重庆、江苏武进(314)等地均
读音:Kā′ěrhā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259,260)。
读音:zāng wé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臧孙辰,字文仲,谥文,后有臧文氏(6,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鲁大夫臧文仲之后。”又,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