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ū

【音】 亦音于(Yú)(15,60)。【源】 春秋时蔡仲之后有盱氏(17,60)。【变】 一说,应从目从干、音干,为〔盰〕(15,21)。【望】 豫章(418)。【人】 盱烈,汉时豫章人,相传后得仙(15,21)。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太平图话姓氏综》 云: “公孙盱之后。” 《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音 ‘于’ 。《路史》 :‘蔡仲后有盱氏’。” 《中文大字典》 注引 《万姓统谱》 云: “盱,从目从于,音 ‘于’; 一云从目从干,音 ‘幹’,当更考。《集仙传》晋有盱烈,豫章人,事许逊。”

盱,或音yú。

猜你喜欢

  • 读音:Yuè【源】 见《姓苑》(15,21,24,60)。【人】 嶽思忠,明时榆次人,弘治举人,通渭知县(1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按:

  • 劉諾

    读音:Liúnuò【源】彝族姓。属尔恩阿尔卜补家支(375)。

  • 吉胡

    读音:Jíhú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jiā【源】 帝喾支庶封于蜀,秦灭之。蜀侯之弟葭萌封苴(故城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遂有苴氏、葭氏(17,60,62)。【布】 甘肃永昌有此姓(392)。【人】 葭众,汉时人(15,21)。现

  • 北唐

    读音:běi táng【源】 春秋时晋有高人越者,隐于北唐,因以为氏,见《风俗通》(4,6,9,17)。【人】 北唐子真,汉时人,治京氏易(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叱盧

    读音:Chìlú【源】 高车12姓有叱卢氏(60,62)。叱卢(一作叱灵)、斯引、出连为西秦3部落(27,70,242),当以部为氏。【变】 ①亦即叱灵氏(60,62)。亦作〔胏渥〕(425)。②作〔

  • 答剌罕

    读音:Dáláhǎn/Darqan【源】 元时蒙古人姓。答剌罕为蒙古人及元时封号,义为“自在”,清时称达尔汉。当以封号为姓(33)。

  • 读音:Róng【源】 ①古有荣国,以国为氏(17,60)。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食采于荣(或即荣錡氏,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其后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7,60)。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

  • 移门

    读音:yí mén居于移门者以为氏。(见《姓氏寻源》)

  • 飞廉

    读音:fēi lián秦嬴姓,后分封,以国为姓。(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