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
【综】 台湾彰化、南投等地均有炉氏(68,261)。按:炉系炉之俗写(80)。今台湾有人分炉、炉为两个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湖北之武汉、湖南之益阳、福建之邵武、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综】 台湾彰化、南投等地均有炉氏(68,261)。按:炉系炉之俗写(80)。今台湾有人分炉、炉为两个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湖北之武汉、湖南之益阳、福建之邵武、广东之吴川、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ān【综】 源出不详。北京有此姓(92)。《姓氏词典》 收载,“ 《希姓录》 有阉喜宁。” 未详其源。
读音:mào【源】见《万姓统谱》(15,21)。【布】湖北武汉(91)、山西赵城(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懋国辅,明时内丘人,任山西参将(21,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
读音:Xījú【综】 苗族姓。贵州麻江有此姓(116)。
读音:Yī'niè《姓氏词典》引《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伊涅达干。”未详其他。
读音:Hèsuì【源】晋州稽胡,即步落稽,乃入塞已久之匈奴,晋初赐姓呼延,居西夏州。北魏正始中,呼延勒为定州刺史,赐姓贺遂氏(7,12,60)。一说,贺遂氏原居瀚海北贺术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尔根省
读音:Wā《姓氏词典》 引 《金史》 收载,其注称“金有窊合山。”未道其详。
读音:Yáo【源】 咎繇,即皋陶(东夷首领),其后有繇氏,见《风俗通》(1,7,15,17,60)。【变】 亦作睾、〔〕(17)。【人】 繇延,汉时西郡督邮(21)。繇
读音:nán bó【源】 春秋时周武王之弟虢仲之后有南伯氏(17,60,62)。【布】 上海有此姓(91)。【人】 南伯子綦,古贤人,见《庄子》(6,21)。现行罕见复姓。今上海市有分布,《郑通志·
读音:Túkèdōng鄂温克族姓氏。今黑龙江之索伦地方有分布。原意指 “居住在秃山下的 (鄂温克人)”,后或改为单姓涂,盖取“涂克东”之首音,谐以汉字涂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鄂温克族》
读音:Hóngméng【源】夏禹臣有鸿蒙氏,见《岳渎经》(60,62,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岳渎经》 云: “夏禹臣有鸿蒙氏。”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