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師
【源】春秋时郑人欲毁乡校,子产(即郑大夫公孙侨,又称东里子产)曰,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见《姓源韵谱》(7,11,17,24,60)。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万姓统谱》注云: “子产称乡校为师,遂曰校师氏。”此以事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姓源韵谱》云: “郑人欲毁乡校,子产曰: ‘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按: 《姓氏考略》引张澍之论云: “校人,官名,以官为氏。《韵谱》说误。”)
【源】春秋时郑人欲毁乡校,子产(即郑大夫公孙侨,又称东里子产)曰,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见《姓源韵谱》(7,11,17,24,60)。
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万姓统谱》注云: “子产称乡校为师,遂曰校师氏。”此以事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姓源韵谱》云: “郑人欲毁乡校,子产曰: ‘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按: 《姓氏考略》引张澍之论云: “校人,官名,以官为氏。《韵谱》说误。”)
读音:Zhōngqī【源】 钟期,春秋时楚官名,以官为氏,见《淮南子》(60,62)。然张澍考证,钟期非复姓(26)。今姑录此备考。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淮南子》高诱注云:“楚官
读音:Huòluó【综】 清满洲人姓。霍罗色尔固善,清满洲镶白旗人,同治中历任察哈尔副都统盛京副都统(254)。
读音:Jiǔlú【源】 代北人姓,见《复姓录》(12,27)。【变】 亦作〔丸卢〕(27)。“九”作“丸”当系笔误。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jiù jì【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司空胥臣,字季子,食采于臼,谓之臼季,其后有臼季氏(60,62)。②系自姜姓。齐公子臼季之后有季氏,见《元和姓纂》(6,12,21)、《万姓统谱》(15
读音:Ěrqǐ【源】 彝族姓(375)。
读音:Háng'ēlǐ《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嘉庆时总兵德宁姓此氏。”
读音:Xióngkángní普米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永年有分布。出自 “百门岁母贡” (汉意:威武的豹子山)部落。《中国人的姓名·普米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Wūliánghǎijǐlèmò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镶白旗人噶尔图,即姓此氏。世居辽河地方。
读音:zhōng róng【源】 ①中容之国,舜之所生,后因以为氏,见《山海经》(17,60)。 ②古帝高阳氏时八恺之一仲容之后,因氏。古时“中”、“仲”相通(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
读音:Còu/Tsow,Tsou【综】 唐有凑罗栋,见《新唐书》(444)。今仍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