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ánfā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8,261)。
读音:Āsh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Shēlóng《姓氏词典》 引 《奇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据《路史》载,黄帝七辅之一有奢比。一作“奢龙”(一说“屠龙”),其后或以名为氏,遂称奢龙氏。
读音:Bū《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 其注称: “宋有逋波”, 未详其他。
读音:Dòu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路史》 云: “舜后有斗门氏。”又据《世本》注云: “陈斗父之后。楚大夫有斗门阳。”陈为舜后胡公满之后,故此当系出妫姓。
读音:Biétiéqǐ’nǎimǎndǎi【源】 元时蒙古人姓(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德吉鼐满岱〕(24)。《辽金元姓谱》有〔列帖乞乃蛮歹〕氏(33),疑即别帖乞乃蛮氏。
读音:Shuòdài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许大歹”。
读音:Kūn《姓氏词典》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ǐ zhò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7,12,17,21,60)。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
读音:tài shān【源】 相传黄帝相太山稽之后有太山氏(11,17,60)。【变】 亦作〔大山〕(7,1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列子·注》云: “黄帝相有太山稽,后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