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尼奇
读音:Līníqí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
【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
读音:Qūlú【源】 ①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0)。 ②《淮南子》有屈卢之剑,屈卢为地名,因以为氏(60,62)。【变】 一说即屈突(7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
读音:Bǎigāo【综】 列子之友伯高子(7,11,17)。【望】 荥阳(17,418)。《中国姓氏大全》 有载。其注 “柏高” 云:“历史上的罕见姓,又写为伯高。”参见 “柏高”条。
读音:rú luó如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
读音:Nàlǔdīng《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纳鲁丁·赤思。”未详其他。
读音:xī luó鲜卑姓。(见《南燕录》)
读音:Qià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西喇塔拉(西一作锡)(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Dòumén【源】 舜后有斗门氏,见《路史》(60)。一说,春秋时陈斗父之后,见《世本》(4,6,7,17)。【变】 亦作〔门〕(9)。【人】 斗门阳,春秋时楚大
读音:Yuán袁姓的来源主要三个。一是出自轩辕黄帝。轩辕氏,又称玄袁氏。轩辕氏始以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为都,所居之地,后称为袁邑。其后裔遂以邑为姓氏,称袁氏。二是出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如
读音:dǎn【源】 系自姬姓。古公亶父之后(60)。古公亶父乃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即周太王,初居邠,后迁于岐山之下,始改国号曰周,武王追尊为文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为亶父,其后为亶氏(9)。【望】 河南(
读音:Wúliú【综】 由吴、刘二姓所合成。湖南攸县多此姓(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