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ēi

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舜将三苗族人迁徙到三危山(甘肃省敦煌东)一带居住,后裔遂以地名为姓。二是出自黄氏改姓。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他改姓危后,其后人亦称危氏。

危姓开始主要聚居于江西一地,今全国各地均有危姓分布。

危姓历史人物有危稹,南宋官吏,善写诗文,深得洪迈、杨万里赏识。

危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四十位。


【源】 ①相传古缙云氏之后,三苗(古国,故地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一带),后徙三危(故地在今甘肃敦煌地区),其后有危氏(17,60)。②明时与宋濂同著《元史》之危素,其祖本姓黄,冒姓危,见《宋学士集》(60,62)。③系自姬姓。其先自洛(即洛水流域)徙汝南,又徙江南,见《赠太常博士危府君墓志铭》(21)。一说,卫国之后有危姓,见《潜夫论》(26)。④瑶(122)、彝(130)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①唐末抚州南城人危全讽,据郡为节度使,其弟仔昌,为信州刺史,仔昌失郡奔吴越钱鏐,鏐改其姓为元氏(7,21)。②一作〔〕(17)。【望】 汝南、齐郡(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危昭德,宋时福建邵武人,宝祐进士,历官侍御史,工部侍郎(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源,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南康、崇仁、峡江,福建之清流、建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 ①其引《潜夫论》 云: “三苗之后。”三苗,古国名,或云乃缙云氏之后。其地在今九江、武昌、岳阳一带。②其据 《宋学士集》 注云: “明危素之祖本姓黄,冒姓危。”此当为黄姓所改。③仡佬族之危姓,据 《中国人的姓名·仡佬族》称: 为不忘危难,以危为姓。望出汝南、齐郡。

南唐有危全讽,为将(按: 《辞海》及《姓氏大全》称: “唐代有危全讽……”,误); 宋代有太常博士危佑; 元代有危复之; 清代有危龙光,南昌人。

猜你喜欢

  • 孙伯

    读音:sūn bó逝敖后有孙伯氏。(见《路史》)

  • 蘇維

    读音:Sūwéi【源】 彝族姓。属尔恩阿尔安姆家支(375)。

  • 烏哩津

    读音:Wūlījī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一作〔乌理津〕(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雲泰

    读音:Yúnt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乌来之妻为云泰氏(260)。

  • 朱拉特

    读音:Zhūlā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诺睦之妻为朱拉特氏(260)。

  • 雍古歹

    读音:Yōnggǔdǎi【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雍古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永和尔岱〕(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 读音:qióng【源】 春秋时周大夫邛叔食采于邛(故城在今四川邛崃县),遂以邑为氏(17,60,62)。亦见《姓苑》(21,24)。【变】 亦作〔卭〕(9,11,17)。【望】 蜀郡(17,418)。

  • 卢奴

    读音:lú nú卢奴,县名,属中山。(见《汉书·地理志》)以县为氏。济阳人有此姓。(见《广韵》)

  • 读音:tuō【音】 脱氏有Tuō、Tuò二音,参见脱(Tuō)姓。【综】 金陵旧院有顿、脱诸姓……,予在江宁,闻脱十娘者,年八十余,尚在,见《池北偶谈》(86)。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黑龙江省

  • 凫臾

    读音:fú yú吴有凫臾氏。(见《路史》)百济之夫余,音转为凫臾氏。(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