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鸳鸯针

鸳鸯针

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有人认为,作者华阳散人为明末清初吴拱宸之别号。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生卒年不详。《鸳鸯针》当成书于清初顺治、南明政权犹存之时,小说集,四卷每卷演一个故事。每卷有偶题总目,各回又另列偶句题目。序中云:“医王治国,先工针砭,……古德拈一诗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道人不惜和盘托出,痛下顶门毒棒。此针非彼针,其救度一也。”可见作者的写作旨意,在于对社会的病态进行针砭,以救时济世。故书名又题《觉世棒》。第一卷《打关节生死结冤家,做人情始终全佛法》,叙杭州仁和县秀才徐鹏子乡试被丁全诬陷入狱,后得释并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丁全因事犯罪送审刑部,徐以德报怨,将丁开释遣归,只判罢职永不录用。第二卷《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死生太义侠传心》,叙穷秀才时大来受侠士风髯子救济帮助,后二人立功、共登华贵事。第三卷《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叙假名士卜亨混入宋连玉等组织的文入团体翼社,招摇撞骗,后真面目露出,从狗洞爬出逃走。第四卷《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赚钱折本三合大姻缘》,叙米行商人范顺私吞客商存米,后出外经商反复被骗折本,而家中妻妾也与人通奸事发,将米行变卖才得脱身于官。该书四个故事除第四卷写商人生活外,前三卷均以儒生秀才为描写对象,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的儒林生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世态人情上的丑恶。它早于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个世纪,堪称明末清初的一部短篇《儒林外史》,在明清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但叙事粗疏,艺术性不高。第四卷亦有猥亵色情描写,加之封建伦理的劝惩说教,不脱时代局限。该书大连图书馆藏有刊本,推测为康熙年间刊出,只残存第一卷。大连馆又藏有《一枕奇》小说二卷,《双剑雪》小说二卷,此二书实为书商割裂《鸳鸯针》第一二卷和三四卷的翻刻本。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合大连馆所藏《鸳鸯针》、《一枕奇》、《双剑雪》三书、按《鸳鸯针》卷目点校排印,以《鸳鸯针》为题出版。

猜你喜欢

  • 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

  • 礼记义证

    一卷。后魏刘芳(详见《毛诗笺诗义证》条)辑。清马国翰撰。马辑本只六条,有得有失。其有,“云卜赴也,赴来者之心”。此为得也。赴从卜声。《诗·大田》“秉畀炎火”,《释文》“秉”,“《韩诗》作卜,卜报也”。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见《李卫公问对》。

  • 黎氏家集

    十二种,三十六卷,附刊四种,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曾为曾国藩幕僚。光绪二年(1876),任驻英国参赞,后兼任驻法国、西班牙等国参赞。光绪七年(188

  • 晚书订疑

    三卷。清程廷祚(1691-1767年)撰。程廷祚字启生,号绵庄,晚号青溪居士,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清代经学家。乾隆初,曾以诸生举博学鸿词,未入等,后遂不复应乡试。其学以颜元为主,亦尝问学于李塨。

  • 绿牡丹

    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宏碧缘》。撰者不详。《绿牡丹》是清代中叶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大约成书于道光十年前后,作者已无可考。全书共六十回,叙述江湖侠女花碧莲与将门之子骆宏勋,在剪除武周佞

  • 四六霞肆

    十六卷。明何伟然(生卒年不详)撰。吴正炳、吴宗邵增删。何伟然著有《广快书》。本书采摭故实,撰为骈偶之词,分类编排,而总注于每门之后。书较俗陋,无长处可取。

  •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雨花香》和《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

  • 篆诀辨释

    一卷。明无名氏撰。前有崇祯戊辰(1628年)许令典题识。令典字稚则,号两垞外臣新编大致以七言韵语释篆隶之异同,辨点画之舛谬,并加以详明的笺注。有虞山鲍氏刻本,《玲珑山馆丛书》本。

  • 易象妙于见形论

    一卷。辑佚书,晋孙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太原一带)人,为桓温参军,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其事见于《晋书》本传。一生著述宏富,《三国志》注中之《晋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