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四卷。清韩松撰。松字雪亭,浙江奉贤人,岁贡生。此书原名《顺文显义》,意即顺经文而显朱子义。后改今名,亦有阐发朱子本义之意。然此书实则为习制举业者而作。其书大旨专为作文,从自序及凡例中知,其例有五则:一
或题《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历史》。意大利人、天主教方济各会教士普兰诺·加宾尼(Plano Carpini约1182-1252)出使蒙古的报告。十三世纪中叶,蒙古的两次西征震动了欧洲,1245年,教皇
不分卷。清黄楙材撰。黄楙材,字豪伯,上高人。官知县。熟于地理测量之术。著有《得一斋杂著》等,皆为考证地理水道之书。《西徼水道》梦花轩刻本。不分卷,分为十篇:金沙江源流考、雅龙江源流考、澜沧江源流考、潞
一卷。明黄道周(见《易象正》)撰。该书以《春秋》所载之事证以天象,大抵以皇极经世之学论及《春秋》,发前人所未发。但穿凿附会,荒诞不经。四库馆臣曾见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存
十三卷。本书系明代时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录仅有天顺元年(1457)、二年、三年、四年、八年(1464),成化十二年(1476),弘治元年(1488)、五年(1492),正德十六年(1521),嘉
二卷。明谢榛(1495-1575)撰。其生平详见《四溟集》辞目。此书原载其《四溟集》中,称《诗家直说》。后别出单行,题《诗家直说》,也题《四溟诗话》。谢榛论诗,亦有复古主张,但他已认识到本朝诗人学杜甫
八卷。明陈全之(生卒年不详)撰。陈全之字粹仲,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此书共八卷,分世务、寰宇、诗谈、事纪四门,每门各二卷。其中世务一门,多有可采之处,对时事等多有议论。其寰宇一门,则多采
一卷。明瞿元锡撰。元锡,江苏常熟人,南明大学士瞿式耜之子,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记瞿式耜拥戴桂王抗清,留守桂林殉难事。顺治七年(1651)清军攻桂林时,桂林守将各营怯战怀私,清
六卷。《续集》二卷。清赖以邠撰。赖以邠字损庵,又字水西,号迂翁,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善写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著有《填词图谱》。本书仿明张綎《诗余图谱》之例,取唐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