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陵川县志

陵川县志

①三十卷。清雷正纂修。雷正,湖北沔阳县人,出身生员,乾隆三年(1738)任陵川县知县。按陵川县志,创本不可考,明宏治十一年,邑人都永思曾为重修,其后明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诸朝,递有续纂。《陵川县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全书二十八卷,分为:卷一星野志:星象、证述;卷二至卷六方舆志:建置沿革、疆域、山川、关隘、形胜、风俗、岁时记、物产、古迹、丘墓、图考;卷七至卷十营建志:城池、学校、公署、坛庙;卷十一至卷十三贡赋记:田赋、丁徭、税课、土贡、里甲、耕耤、蠲免;卷十四至卷十七选举志:荐辟、科目、官阶、明经科武勋、诰锡、乡饮酒、吏员、阴阳学;卷十八至卷二十官师志:宦迹、县令师儒、丞尉;卷十一至卷二十五人物志:节行传、孝义传、儒林传、隐逸传、列女传、寓贤传;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艺文志:文、诗;卷二十九至卷三十祥异、兵燹、杂志。此编系续孙必振修本而作,分门别类殊少,层次载述,亦多失检。②三十卷,首一卷。清程德炯纂修。程德炯字素涵,安徽歙县人,举人出身,乾隆三十六年(1771)任陵川县知县。《陵川县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该志广搜博采,旷者补之,略者完之,讹者正之,疑者辨之,故载述渊详,为明弘治以来六次编辑之大成。③三十卷,首一卷。清徐炑修,梁寅纂。徐炑,陕西朝邑县人,出身拔贡,光绪五年(1879)任陵川县知县。梁寅字虎春,望洛书院主讲。光绪六年(1880)二月,徐炑奉上宪,明示纂修志乘用采择,遂与邑绅商议修志,聘梁寅总其事,历数月,志稿成,乃谋付梓之时,徐炑调离,光绪八年(1882)新知县将其事竣。《陵川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该志分类立目全部承袭乾隆程德炯志。乾隆以前事,多依照程志旧本,乾隆以后九十余年的事迹,征实补遗,逐条增入。综观此志,体例完备,内容宏丰。

猜你喜欢

  • 半岩庐遗文

    二卷。补一卷。《遗诗》二卷。补一卷。《附录》一卷。清邵懿臣(1809-1861)撰。懿辰字位西,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官刑部员外郎。其学礼以李光地、方苞为宗,摈斥近世汉学家言。

  • 四书句读辨

    一卷。清于光华录。光华字惺介,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是卷以俗师多不辨句读,句读一误便失书理,因举此以正之。其要者,如《大学》“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十五字为一句。《论语》“吾与女弗如也

  • 四书读

    不分卷。清李嵩仑撰。是书首有嵩仑序。称“就白文读之,兼读《集注章句》,简滥繁以求实义”,又称“程朱读四书,或总论,或分段,注中略具,其中又有虚实之分。依此意以读白文,私为圈点、角记、分段、勾画以读之,

  • 易纂言

    十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吴澄字幼清,号草庐,崇仁(今属江西抚州)人。宋咸淳末举进士不第。至元中,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至大元年(1308年),召为国子监丞,升司业。英宗

  • 浙江公立图书馆通常类书目

    五卷。附保存类图书目录补遗一卷。此目以民国八年(1919)所誊写的印本《通常书目》为底本,除去新增近刊,添入其后所收旧籍,分立四部及丛书,略记书名、卷数、撰者、版本、册数诸项。卷四为民国十三年(192

  • 求阙斋日记类抄

    二卷。清曾国藩(详见《求阙斋读书录》)撰。此书由王启原分类辑录曾国藩日记而成,上卷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五类,下卷分文艺、鉴赏、品藻、赜养、游览五类。有一定价值,可供研究曾国藩思想、活动及近代

  • 楚宝

    四十五卷。明周圣楷撰。圣楷字伯孔,湘潭(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是一部专门记录楚中人物名胜的地方志书,大致以人物为主,以山水古迹附之。书分二十五门,曰大臣、名臣、大将、智谋、谏诤、文苑、良史、

  • 蓟门摘稿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二卷,其中于当日援辽官军扰民情状,言之历历。

  • 耕石斋石田集

    九卷。明沈周(1427-1507)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少负才名,十五岁作《凤凰台歌》。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著有《石田文钞》、《石田杂记》。此集系瞿式耜所删定,

  • 春秋地名异文考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该书考证《春秋》三传所载地名异文,分上下二卷。上卷列《春秋》三传经文异文,下卷列传文与群书异文。大体上以《左传》为主,附载《公羊》、《穀梁》二传及群书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