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拟雅》,别为此释例三篇以冠于首。《拟雅》已无传本,仅此《释例》三篇得以传世。三篇一是《转注释例》,二是《假借释例》,三是《会意、形声、指事、象形释例》。其释六书,谓象形之字皆为隶变而失其真;谓谐声有专谐声不会意及谐声兼会意之不同;谓会意有两字三字四字合为一字之分;谓假借有引申之假借依声托事,有不依声而从形近之假借,有不依事而但托声之假借。以上说法虽无新意亦无谬误。言及指事,则谓“人言为信”、“止戈为武”之外,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春夏秋冬、青黄赤白之类,均为其例,竟混指事、象形、会意而为一。至于转注,则谓许氏惟以部类建首,转注为六书之纲领,或在上下,或在左右。如日月金木之类偏旁在左者,皆左为转注,右为谐声;隹鸟皮邑之类偏旁在右者,皆右为转注,左为谐声;山雨西高之类部首在上者,皆上为转注,下为谐声;其旦巫几之类部首在下者,皆下为转注,上为谐声,竟混谐声转注而为一。是书有传抄本。

猜你喜欢

  • 春秋随笔

    ① 二卷。顾奎光(生卒不详)撰。顾奎光字星五,无锡(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顾氏博学多识,诗、古文俱有名于时。乾隆十一年进士,历任泸溪、桑植知县,堪称循吏。除此书外,顾氏还有《然疑录》一书行世。此书

  • 棠村词

    一卷,续一卷。清梁清标(生卒年未详)撰。梁清标著有《蕉林诗集》。此集为其所撰之词。前录龚鼎孳、宋琬、王士祯、王士录、尤侗、顾贞观、陈其年诸家评论清标词语,多为谀辞,殊难尽据,然清标所作,丽句清词,雍容

  • 麻姑山志

    十卷。清黄家驹撰。黄家驹,字冠北,江西南城人。《麻姑山志》同治五年(1866)刻本,共十卷。卷首为例及图。次考,曰星野、曰形胜、曰古迹、曰人物。次表,曰峰峦、曰泉源。次地,曰物产、曰宫观、曰桥梁、曰坟

  • 经济文集

    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

  • 边仲子诗

    一卷。明边习撰。边习字仲学,济南人。生卒年不详。户部尚书边贡之次子。边贡虽仕宦通显,而图籍以外无余资,边习竟贫困以没。著有《边仲子诗》。此集为边习客孙氏家所作之诗。本名《睡足轩集》,由王世贞与徐夜共同

  • 俗言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惇,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两上议大

  • 左传释地

    三卷。清范士龄撰。士龄原名人炳,字酉轩,宝应(今属江苏省)人。此书前有道光六年丙戌(1826)自序,称自幼读《左传》,对列国地域,茫然不知所在。数十年后,撰成《左传释地》三卷。其书体例大体上模仿《尔雅

  • 白房杂述

    三卷。《杂兴》三卷。《续集备遗》一卷。明朱衮(约1515年前后在世)撰。朱衮,字子文。湖广永州(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拜监察御史。因违逆刘瑾

  • 论语发微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翔凤学于刘申受,治经主今文。首论左丘明,谓其不传《春秋》,并断其书多战国附会。刘歆改窜,抑左氏以伸公羊,借“五十而知天命一语”,推之大夫命于诸侯,诸侯命于天子,天

  • 锄经余草

    十六卷。清王文清(公元1688-1779)撰。王文清,字廷鉴,一字九溪,湖南宁乡人,年九十二岁。少工文学,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岳州教授,乾隆初,以荐为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补内阁中书,考授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