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赤城集

赤城集

① 十八卷。宋林表民编。表民,字逢吉,号玉溪。东鲁(今山东)人,后寓居临海(今属浙江)。生卒年不详。林表民曾续陈耆卿《赤城志》,复取志书传、铭诔、赞、颂等志所不载之文,荟而辑之,是成此集。卷前有淳祐八年吴子良序,称此集分门荟粹,并诗为一。但此集仅有文一百八十二篇,并无诗。又明谢铎《赤城志》载《赤城集》二十八卷,有刻本。而此本只十八卷,据此推知,原本当尚有诗十卷。今本当为传抄时脱逸,已非当年原本。此集编《四库全书》时,录自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存目。② 三卷。明顾起纶(约1566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句漏集》。是集乃万历六年(1578)顾起纶游赤城时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是集赠答唱和之作,间于上下卷之间,编为中卷。”然此种作法未必尽善,体例亦杂芜。因其似别集而非别集,似总集而非总集,又知以顾起纶为主,故仍归入别集类。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③ 二十三卷。明夏鍭(1455-1537)撰。夏鍭,字树德,号赤城,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除南京大理寺左评事。著有《赤城集》。是集为诗文集,凡二十三卷。鍭乞终养后居乡里,保重名节,以作文赋诗自娱,至八十三岁而终。其诗欲为别调而转乘雅则。其文亦随意为之,而未以古法为准绳。其于弘治四年(1491)时曾上疏忤旨而下狱,任南京大理评事时,又因疏论时政被政敌所诬,均可见其是端正刚直之风。然而词章非其所专意,故诗文未能为时人称道。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赤城夏先生集》七卷,补遗一卷本传世。但据王重民《善本提要》考证,颇疑此即二十三卷本,且为定本。卷数虽未见一致,盖在分卷数量上有差异而已。此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读书敏求记

    四卷,清钱曾撰。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又号贯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其父钱裔肃和族曾祖钱谦益都是藏书家,受他们的影响,钱曾自幼喜

  • 东坡事类

    二十二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梁氏为清文学家,通史学,善诗文,且注意研究西方各国政治情况,著有《夷氛闻记》、《藤花亭诗文集》等

  • 罗江东外纪

    三卷。清闵元衢撰。闵元衢字康侯,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自号欧余生。生卒年不详。罗江东,即罗隐,唐末五代时人,自号江东生,有当世诗名,却终身不第。闵元衢自以终身不第,有似罗隐,遂作此书,盖一时寓意之作。

  • 夏小正分笺

    四卷。清黄模(生卒年不详)撰。黄模字相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前后无序跋。其征引成说凡四十余家,多不见于它书,或所引之书今日不传,或其仅据原稿,或与人同时切磋,皆未可知。如“初岁祭耒”下引洪震煊

  • 诚斋文集

    二卷。附《两铭问答》一卷。明施璜(约1653年前后在世)撰。施璜,字虹玉,安徽休宁人。此编为所著杂文,皆讲学之语,是文排斥陆、王,不遗余力。末附《西铭问答》,别为一卷。考马端临《文献通考》,《两铭注》

  • 卦爻遗稿演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小引,乃是其子所作。说其父对《易》多有论说,没有完书,其子才类次成编,而间附己说于后。其自称叫“觐”的,就是其子之名,而姓则不可考。书中每一卦为一篇,在每爻下都列中正应三义,而

  • 清啸阁藏帖

    八卷。清陈希濂、金祐同辑。此帖刻明人墨迹六卷,附瓯香馆书二卷。此帖始刻于嘉庆元年(1796)六月,成于嘉庆三年(1798)冬。此帖收明人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三家书为多。董其昌《项墨林墓志》,文征明《

  • 孝经集注衍义

    一卷。南宋童伯羽撰。童伯羽字飞卿,人称敬义先生,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师事朱熹,不乐仕进。著有《孝经衍义》、《五经训解》、《性理发微》等。是书题新安晦庵朱熹集注,门人敬义童伯羽衍义。卷首弁以《孝经》全

  • 文苑英华钞

    四卷。宋高似孙编。高似孙生平事迹详见《剡录》。此书主要采摘《文苑英华》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重新编排而成。体例略仿洪迈《经子法语》,全部为摘录抄合成编。书中所录间有与他本不同之处,如,吕令开莲峰赋

  • 青郊六十自定稿

    四卷。梁焕奎(约1908年前后在世)撰。梁焕奎字壁垣,湖南湘潭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二十九年(1903)举经济特科,召试,以知县分发江苏。此集四卷。一卷为五言古体。二卷为五言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