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谭子诗归

谭子诗归

十卷。明谭元春(1586-1637)撰。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竟陵(湖北天门)人。天启三年(1623)贡生。著有《谭友夏合集》。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西陵草》、《秋寻草》、《客心草》之类,凡十余种。其诗之别刻者尚多。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易参

    五卷。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用注疏本,没有载经文,只标明每节题目。首为图说,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但从宋代以来,犹有所受。又旁及历法、推步、奇门、九宫、干支、纳音,虽不得

  • 韵石斋笔谈

    二卷。清姜绍书(详见《无声诗史》)撰。绍书“少而种学,长益博综,竹书蝌蚪,多所研究”,“弥复肆力于考鉴”。此书分上下两卷,共五十八条。记载所见古器、书画、奇玩,“推论得失,搜讨同异,别白真赝,有论有脊

  • 彭茗斋集

    七种,二十三卷,附《明诗钞》九卷。明末清初彭孙贻(生卒年不详)撰。彭孙贻字仲谋,海盐(今属浙江)人。年少时即以博学名噪一时。清兵南下,其父彭期生殉难,彭孙贻求父尸骨,颇为时人称道。入清后不问仕途,寄情

  • 言行拾遗事录

    四卷。作者不详。本书前三卷所记述宋范仲淹事迹,皆为行状、墓志所不载者,故曰《拾遗》。大抵采自《实录》、《长编》、《东都事略》、《九朝通略》诸书。而说部中可信者亦予以采录。第四卷记范仲淹子纯琇、纯仁、纯

  • 补计然子

    一卷。明末清初董汉策(生卒年不详)撰。董汉策字帷儒,号芝筠,又号苏庵,康熙间举贤良方正,官道员。著有《褓文杂著》、《补计然子》、《揽胜文集》、《帚园集》等。此书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杂取《左传》

  • 蠙庐诗钞

    十卷。清王荫槐(1782-?)撰。王荫槐,字味兰,号子和;家有偶园,自号偶园荷锄者。盱眙(今属江苏省)人。他于道光癸酉乡举后七上春宫皆不第,丙戌挑二等改校官将及,以亲老乞停选,终养于家。五十岁时,刻有

  • 俨山集

    一百卷。《续集》十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辅臣,谪为延平同知,后晋为山西提学副使,累官至太常卿兼侍读学

  • 大易衍说

    五卷数。旧本题元李简撰。卷首有《学易记》之序,但与《学易记》并不是一本书。检验其内容,与清代村塾讲议相类,恐怕是书肆伪托之书,实非李简所撰。朱彝尊《经义考》未载其名,亦可为旁证。《四库总目》列入存目。

  • 燕川集

    六卷。清范泰恒(约1760年前后在世)撰。范泰恒字无崖,河内(今河南省怀庆)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十年(1745)进士,改庶吉士,外补崇义县知县。泰恒工古文。著有《燕川集》。此集凡六卷。皆其所作古文。

  • 退思易话

    八策。清王玉树著。王玉树字廷桢、安康人。此书第一策为汉学,第二策为古义,第三策为宋学,第四策为图书,第五策为诸儒诠释,第六策为各家异说,第七策为篇章,第八策为字句。全书抄取汉、宋诸家易说,分其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