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礼丛钞十六种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河西都绯珠塘,并筑墓庐,称之为“怀翼庐”。庐前有亭阁,后有堂、书屋、斋室、花园等。分别为之题名,小亭名依依,正堂名白云,书屋名寄梦,斋室名五思,花园名鞠园,以此寄托对已故母亲的思念。生平搜集整理清代一些理学名家张履祥、张骏祥、吴肃公、汪琬、毛奇龄、毛先舒、阎若璩等人评说古代礼仪制度的书籍,经过精心挑选、淘汰,获取十六种,编辑成书,名曰《读礼丛钞》,并刊刻行世。这套丛书对古代的丧葬等礼仪制度模糊不清的地方,或者历代学者对古代礼仪众说纷纭的问题,均作了比较全面的考释。这是古代丧葬礼仪之集大成者。目录:清张骏祥撰《丧葬杂录》一卷,清张履祥撰《丧祭杂说》一卷,清吴肃公撰《读礼问》一卷,清汪琬撰《丧服或问》一卷,清毛奇龄撰《三年服制考》一卷,清毛先舒撰《丧礼杂说》一卷,清阎若璩撰《丧服翼注》一卷,清吴卓信撰《约丧礼注传》一卷,清李文炤撰《家礼丧祭拾遗》一卷,清陈祖范撰《径咫摭录》一卷,清唐鉴撰《读礼小事记》一卷,清张华理撰《今制表》一卷,清张华理撰《丧服杂说》一卷,清周保珪撰《制服表》一卷,清周保珪撰《制服成诵篇》一卷,清周保珪撰《丧服通粹》一卷。有清光绪十七年(1893)湘西李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十愿斋易说

    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明吴钟峦撰。钟峦字峦稚,号霞舟。江苏武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桂林府推官。鲁王监国,以为礼部尚书。后来自焚而死。此编每卦摘笺数语,只有上经三十卦,没有下经,似乎不是

  • 后汉书补逸

    二十一卷。清姚之駰撰。姚之駰字鲁斯,浙江钱塘人。康熙(1662-172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该书收辑后汉书不传于清代的八家,共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旸《后汉记》、

  • 答疑孟

    一卷。清陈钟英撰。钟英字英多,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是书就司马光“疑孟”诸条,各为说以驳之,与宋余允文《尊孟辨》援义多同,而词不相袭。该书有道光六年(1826)刊本。

  • 述古堂文集

    十二卷。清钱兆鹏(生卒年不详,)撰。钱兆鹏,清末人,籍江苏南通。履事不详。据《述古堂文集》叙称,钱兆鹏文崇昌黎,著述甚富,曾编纂《周史》,八百年事迹原原本本巨细毕举。《述古堂文集》十二卷:卷一为序,有

  • 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六卷,《本义》一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张氏自称于仲景书致力最久,历经十二寒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后又历经数年,虑有未尽之意,复聚同学及门人参正讲求,

  • 山公经说辨疑

    七卷。近人曹林撰。曹林字山公,湖北武昌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没有序例。卷一为《周易》,卷二为《尚书》,卷三为《诗经》,卷四为《周官》,卷五为《仪礼》,卷六为《礼记》,卷七为《春秋》三传。书中参考

  • 管见所及

    一卷、补遗一卷。清代奕赓撰。此书书名叫“管见所及”,意思是随笔而摘录记载下来的。书中主要内容均为清朝中掌故、旧闻、轶事等,尤其是以宫廷内族的杂事居多。书中记述了清圣祖以下皇子帝系及诸王的命名,记述了清

  • 宓子

    一卷。周宓不齐(前521-?)撰。不齐,字子贱,孔子学生,鲁国人,曾为单父(shànfǔ,春秋鲁邑,今山东省单县南)宰。《吕氏春秋·察贤》载:“宓子贱治单父,(宓子贱治理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每天在

  • 随盦所著书

    四种,五卷。清末民国初徐乃昌撰。四种为《续方言又补》二卷、《续后汉儒林传补逸》一卷、《皖词纪胜》一卷、《南陵县建置沿革表》一卷。徐乃昌认为杭世骏《续方言》等,多重隋以前书,唐宋诸书,大半遗而未收,因就

  • 杨太真外传

    二卷。宋乐史(930-1007)撰。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初仕南唐,入宋赐进士及第,官至水部员外郎,是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著有《广卓异记》、《诸仙传》、《太平寰宇记》等书。此书系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