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段注订补

说文段注订补

十四卷。清王绍兰(1760-1825)撰。绍兰字畹馨,号南陔,晚年自号思惟居士,萧山(今属浙江)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至福建巡抚。学以许慎、郑玄为宗,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著述宏富,尚有《礼堂集义》、《仪礼图》、《小学集解》等数十种,多不传。晚年手自写定《说文集注》百二十四册,未及完稿而卒。是书撰于嘉庆间,世不知晓,光绪十四年(1888)胡燏棻始求得刊刻,前有李鸿章、潘祖荫序,后有燏棻跋。是书为订补段氏《说文注》之作,其例有二:订者订段之讹,补者补段之略。胡朴安认为,其书“视徐氏钮氏之书,更为丰富而畅达;而持论之平实,过于钮氏。”(《中国文字学史》三百一十五页)统观其书,所订补段注者,皆有根据,抉择详审。如段氏谓“例”字“晚出,汉人少言‘例’者,杜氏说《左传》乃云‘发凡言例’”,王氏据《公羊传》已见“例”字指出段氏之失误;段氏谓“佋”字“虽《经典释文》时称之,然必晋人所窜入。晋人以凡‘昭’字可易为‘曜’,而‘昭穆’不可易也,乃读为上招切,且又制此篆窜入《说文》”,王氏据刘向赋有“佋”字指出段氏之武断。是书的价值,大抵与冯桂芬《说文解字段注考正》相同,为读段注者不可不读之书。是书胡刻十四卷本不易得,今有光绪间吴县刘翰怡刻本,刘跋云:“此稿海宁许子颂所藏,拟编入《许学丛刻》者,今赠承翰刻之。”然视胡刻本略少二分之一,刘本已非完本。

猜你喜欢

  • 鉴戒录

    十卷。蜀何光远撰。生卒年不详。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今属江苏)人。蜀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鉴戒录》共六十六则,每则皆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而以蜀事居多。多诙

  • 古今交食考

    一卷。德国汤若望(1591-1666)撰,意大利国罗雅谷(?-1638)订。汤若望1622年来华。罗雅谷一作罗雅各,字味韵。明崇祯十一年卒于北京。《明史·意大里亚传》称:“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

  • 己畦集

    三十八卷。清叶燮(1627-1703)撰。叶燮,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祖籍嘉善。叶绍袁、沈宛君之子。幼聪颖,父授以楚辞,年四岁即能成诵,及长,工文,又喜吟咏。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官宝应县

  • 禹贡会笺

    十二卷。清徐文靖(1667-1756)撰。文靖字容尊,号位山,安徽当涂人。清代经学家。雍正癸卯(1723)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不遇;十七年复荐举经学,特授翰林院检讨。文靖研治经史,

  • 铁箫庵文集

    四卷。《诗钞》二卷。清朱春生(?-1824)撰。春生,字如名,号铁门,江苏吴江人。春生少从里中顾蔚云。蔚云工诗文,尝与先人及诗友结竹溪诗社。春生系竹溪七子之一。春生治科举,亦兼通其他。是书内容:文集卷

  • 六书系韵 检字

    共二十六卷《六书系韵》二十四卷,《检字》二卷)。清李贞(生卒年不详)编辑。李贞字芥孙,湖南湘阴人。廪贡生。是书卷首有李氏自序、凡例、目录以及许慎《说文》前后叙,卷末附《广韵》类隔改音和诸字与钱大昕《十

  • 秘书四十八种

    见《艺苑捃华》。

  • 六书音均(韵)表

    五卷。清段玉裁撰。段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注”。是书附于《说文解字注》。卷首有乾隆丁酉(1777年)戴震等序及段氏自序。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

  • 医醇剩义 医方论

    《医醇剩义》四卷,《医方论》四卷。清费伯雄(生卒年不详)撰。费伯雄字晋卿,孟诃(今属江苏)人。五世业医,少年时攻举子业,无所成,遂弃儒从医。究心于《灵枢》、《素问》诸书,遍览张仲景以下的诸家名医著述,

  • 周易后传

    八卷。清朱兆熊撰。兆熊字公望,号兹泉,浙江海宁人,乾隆举人,官至龙游训导。为学长于《春秋》,著有《周易后传》八卷,《易互卦图》一卷,《冬夜讲易录》一卷,《春秋新义》十三卷等,又有礼注、家训等。此书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