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袜线集

袜线集

① 十五卷。明萧仪(1384-1421)撰。萧仪,字德容,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任吏部主事,因言事忤旨,下狱死。著有《袜线集》。是集为其子萧超进所编,按其原刻目录所示,凡文十卷,诗十卷。但此本实则仅存十五卷。观集中之文,未见缺少,盖诗散佚五卷。其文有纡徐曲折之致,但意境未见深远。其诗则亦文人共有之趣,无非抒情、怀古、咏亭台楼阁,发思古悠情之作,盖时尚使然也。故诗文名皆不显著。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② 五卷。明史杰(1410-1491)撰。史杰,字孟哲,号敬庵,浙江吴兴人。官大河卫百户。生平事迹不详,待考。此编首有弘治五年(1492)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官兼修国史。长沙李东阳及成化十四年(1478)江西广信府知府前礼部员外郎山阳金铣序文。后有弘治四年(1491)自作后序,年已八十有二,杰即于是年下世。盖及其身得见此书刊行,于愿已偿。据自序言杰年十五时,即从漕运总兵官陈某之劝,言武职子孙,宜入儒学读书,习知礼法,遂入山阳邑痒。又翌年,以例出习武艺。习武之暇,亲士人蔡以行讲论通鉴。年二十,循列代祖职。时泰州王礼庄有诗名,教之习诗,以唐音为本。自是十余年切磋苦学不绝,及垂老致仕,犹不废吟咏。自选其诗以古今体类次,名之曰袜线,用自喻其寡陋。授其子千户诚刻之,杰已垂垂之老。杰以武人而作诗不类赳赳者流,格调闲雅,体制遒古。此本棉楮精印,盖以天一阁故物。朱竹垞《明诗综》失收。《千倾堂书目》列入集部天顺条下,亦未译卷数,不可谓非罕见之秘籍。有明弘治刻本。

猜你喜欢

  •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 珊瑚网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

  • 圣贤像赞

    六卷。清吴高增(生卒年不详)撰。吴高增,字敬斋,嘉兴县(今属浙江)人。官山阴训导。该《圣贤像赞》勒成于乾隆十七(1753)年,共六卷,收像八十四幅,圣像摹自吴道子本,诸贤像则为山阴陆振宗所绘,像之标目

  • 诗人玉屑

    二十卷。宋魏庆之撰。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博学多才,不求科第,唯喜菊,种菊花千丛。经常和骚人逸士畅谈,举杯作诗。所著诗话《诗人玉屑》,又称《诗益嘉言》。凡二十卷(或为

  • 高斋漫录

    一卷。宋曾慥(详见《类说》)撰。此书内容丰富,广闻博见,上自朝廷典章制度,下至士大夫言行事迹,以及文评、诗话、诙谐、嘲笑之属,随所见闻,皆载录记述。虽征引丛杂,不无琐屑,但可资参考者居多。其中某些史实

  • 六咨言

    见《咨言》。

  •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

  • 砚炉阁诗集

    五卷。清冷玉娟(1662-?)撰。冷玉娟,字珊珊,自署人间业者。山东莱阳宋氏家人子。清初诗人。初入周西斋家为女乐,教之学诗,得千余首。康熙十五年(1676)年,冷玉娟年满十五岁,嫁给吴川知县胶州宋世远

  • 海山记 迷楼记 开河记

    均一卷。撰者不详。《海山记》仅一篇,按年代记载隋炀帝荒淫轶事,间涉怪诞。书中所录隋炀帝《湖上曲望江南》八阙,乃唐朝人李德裕所作之调,却见诸于隋代,足见此书为后人伪托。《迷楼记》一篇,皆记隋炀帝沉迷女色

  • 春秋繁露注

    十七卷。清陵曙(详见《礼论略钞》)撰。凌曙传庄存与、刘逢禄之学,谙熟《公羊》家法。他认为董仲舒《春秋繁露》“体大思精,推见至隐”(《春秋繁露注序》),但流传既久,鱼鲁杂揉,篇第褫落,致难卒读。于是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