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端公行述
一卷。清翁同书(1810-1865)等述。同书号和斋,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此行述记其父翁心存(1791-1861)事迹。心存字二铭,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卒谥文端。篇中行述以仕历为主。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咸丰年间刊本。
一卷。清翁同书(1810-1865)等述。同书号和斋,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此行述记其父翁心存(1791-1861)事迹。心存字二铭,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卒谥文端。篇中行述以仕历为主。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咸丰年间刊本。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郑钟祥、张瀛修,庞鸿文等纂。庞鸿文,字伯絅,号絅堂,光绪二年进士,历仕太常少卿、通政司副使等。清雍正六年(1728),常熟析分昭文,分修两志,乃有常熟陶志、昭文陈志,其后复
八卷。清李允升撰。李允升字蔼蹊,山东文登(今山东文登)人。是书卷一至四为《论语》,卷五为《大学》,卷六为《中庸》,卷七至八为《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各有辛从益序,《孟子》有刘登桂序。卷首
二十种,四十九卷,增刊六种十一卷。清王懿荣(1845-1900)编。王懿荣字正孺,又字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年间进士,任国子监祭酒兼练兵大臣,卒谥文敏。博学能文,喜好金石训诂之学。丛书所收著作,多为王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一卷。清王嗣邵(详见《毛诗析疑》)撰。此书用段玉裁《毛诗训故传》为定本,分传与经,各自为卷,以求恢复毛诗的旧貌,可惜只写成了一卷,但成就很高。只是其中有述经的,有不述经的,体例不一,使后人不能继续沿此
二卷。宋黄伯思撰。黄伯思,详见《东观余论》条。黄伯思以米芾评定《淳化阁帖》有误,重为订正,以成此书。书前有黄氏自序,称米芾的评论疏略甚多。有的伪品没有发现,如李怀琳所作的卫夫人书。有的已知为伪品却又评
十二卷,末一卷。民国赵琪修,袁荣穸纂。赵琪,掖县人,民国十四年(1925)任胶澳县长。按胶澳本属胶州即墨之一部分。自中外通商以来,因其地理重要,疆域分析,刚三十年。德国人租之于先,日本人占之于后,乃与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四卷。明陈鎏(1508-1581)撰。陈鎏,字子兼,号雨泉,吴县(今江苏苏州市郊)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陈鎏善书法,与祝允明、文璧先后各成一家。本集所载诗,自嘉靖壬辰(15
六十卷。明徐光启(1562-1633)撰。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人,20岁时中秀才,36岁中举人。万厉三十二年(1604),43岁的徐光启又考中进士。崇祯五年(1632)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