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传考证

经传考证

八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一作郙甫),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经学家。乾隆乙卯举人,与刘台拱是中表兄弟,并且齐名。长成后与刘台拱、王念孙、汪中等互相切磋,同为训诂、文字、声韵之学,用以疏释经传,创见很多。每有所得,即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除本书外,所著尚有:《礼记训纂》四十九卷、《游道堂诗文集》四卷、《诗集》一卷等。其《礼记训纂》虎观诸儒所论议,郑志弟子的问答,以及魏晋以降诸儒的训释,《书钞》、《通典》、《御览》中涉及本书的部分,一以注疏为主,撷其精要,纬以古今诸说,附加己见的地方,都能援据精确,发前人之所未发。本书虽然也遵循汉学家治经轨道,但颇不以惠栋所辑《易》之汉学为然。因此,在“未济彖小狐汔济濡其尾”之下,既援引《秦策》黄歇语:“顷襄王曰:《易》曰:‘狐涉水濡其尾’,”又引证班史《刘向传》、《彭宣传》,认为这是西汉人说《易》,此后绝无人称述它,再引《荀子》、《吕览》、《淮南子》、《春秋繁露》、刘向《说苑》、《列女传》、王充《论衡》、徐干《中论》,认为凡此诸说未必不是七十子的支流与后裔。本书意旨于此可略见一斑。如《书·洛诰》“王肇称殷礼”一条,认为“称”是“举”的意思,“殷”是“盛”的意思,“殷礼”就是“盛礼”,郑玄之说过于迂曲。这大约是因孔传说“王当始举殷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于是连郑注一并否定。《诗·大雅》“桑柔仓兄填兮”一条,认为“仓兄”是叠韵,也就是“仓皇”。却不知“仓兄”是“怆怳”的省文,“仓皇”始见于赵宋时人的书中,唐以前都作“苍黄”,没有作“仓皇”的,胡鸣玉《订讹杂录》曾经辨析过。《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条,认为这是说孝弟为仁之本,“仁”即人,《论语》“人”、“仁”多不分。按:其义虽通,但《管子·戒篇》:“孝弟者,仁之祖也”,仁之祖即仁之本,这个“仁”似不作“人”解释。本书瑕瑜互见,其他考证,尽多可取之处。昔年张之洞读本书,凡是可取的各条,均在上面加圈,但也有所驳正,如《书·康诰》“乃服惟宏王应保殷民”条,张认为应在“乃服惟宏”断句,“汝唯小子乃服惟宏”,就如同《诗》说:“戎虽小子,而式宏大”,“汝惟”即“戒虽”。“多士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条,张认为当在“配天”处断句,极对,“在今”也当为句,“后嗣王”应属下句。《诗·鄘风·墙有茨》“不可读也”条,张认为“抽”即“籀”,《说文》:“籀,讽也”,毛说极精,无须改更。王念孙对此书颇为推重并为此书撰序。有道光十六年宜禄堂刊本,《皇清经解》本(道光本、咸丰补刊本、鸿宝斋石印本、点石斋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过江集

    四卷。清史申义(1661年-?年)撰。史申义,字叔时,一字蕉饮,另说号蕉饮,江苏江都人,卒年不详。十五岁补诸生时,已凭《琼花赋》、《霜钟赋》等篇闻名于时,与同乡顾图河用诗学相切磋,故同有诗名,时称“维

  • 易学启蒙小传

    一卷。附《古经传》一卷。宋税与权撰。与权字巽甫,巴郡(今属四川)人。据《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知其受业鹤山(魏了翁)之门,精于经学,尝述鹤山讲《周礼》语为二卷,曰《周礼折衷》。与权《自序》谓朱

  • 说文部首笺正

    十四卷。近代宋育仁(生卒年不详)撰。育仁字芸子,别号问琴阁主,四川富顺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充京师大学堂经文专科教习,著有《同文略例》、《小篆通》、《古文举要》与是编等。是编前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

  • 周官礼经注正误

    一卷。清张宗泰(1750-1832)撰。宗泰字登封,号筠岩,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历官天长、合肥二县教谕。有《文杏轩全集》。其事见《续

  • 说文部目分韵

    一卷。清陈奂(1786-1863)撰。陈奂字倬云,号硕甫,江苏长洲(即今苏州)人。著有《毛诗传疏》、《毛诗音》、《毛诗说》、《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证》、《公羊仪礼考证》以及是书等。是书为便于初学检

  •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

  • 霜菉亭易说

    一卷。近人胡薇元撰。胡薇元字孝博,号诗船,别号玉津居士,山阴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著有玉津阁丛书二十余种。此书即其一。共解说《易》义三十九条。先罗列旧说,后附己意,其说大抵敷陈象数,旁涉名物训

  • 西游记

    二十卷一百回。明吴承恩(约1500-1582)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出生在一个由“两世学官”而没落为商的家庭里,幼年时即“以文鸣于淮”,但在科举中屡次受挫,直到嘉靖二十

  • 风池仙馆诗存

    一卷。附《诗余》一卷。清郭佩芬撰。郭佩芬,生卒年不详,字慧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镇海县丞郭荣光之女。清代词人。精通经史,工书善画。许配给蒋之沄,未等到出嫁便早逝了。在世二十三年。此书有道光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