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传小记

经传小记

三卷。清刘台拱(详见《论语骈枝》)。台拱秉承家学,深研程朱理学,并以圣贤之道约束自己,但又不专主一家。汪中《述学别录》有《与刘端临书》称:“每以足下笃信宋人为恨”。但台拱解经,却一本汉学,专主训诂。本书即是台拱训释儒学典籍的著作,检摘《周易》、《尚书》、《周礼》、《礼记》等典籍中的某些疑难章句,加以训释,并在训释中阐发其义,间附己见。台拱治经,不为虚词臆说,凡所发明,旁引曲证,与经文上下语气吻合,很少穿凿,精思卓识,坚确不移,往往能阐明先儒不发之秘。对于汉宋诸儒之说,不专主某一家。如《尚书》“惟天阴骘下民”,认为“阴”就是“暗”,意近“冥冥”,“骘”是古“陟”字,“骘下”就是“骘降”。并引征古籍中多种同类用法加以佐证,如《周颂》“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使读者能举一反三。又《仪礼·乡饮酒礼》“主人戒宾,宾拜辱”,认为这里凡是说“拜”的,都是再拜,本篇说“拜”,下篇都说“再拜”可以为证。《礼记·曲礼》“食飨不为概”,认为祭品当有定制,“食飨”专指宾客,因此“不为概”。举凡此类,训解都颇为精确。台拱虽因世传,敦崇宋儒,但对汉学传统也相当重视,因此精通训诂,熟谙考证,书中旁征博引,务求穷通,所阐发的诸经义理,并不偏执宋儒之说。如《礼》“君子抱孙不抱子”,宋儒张载说这是父亲出于维护尊严的需要,因而不抱子,台拱认为这话偏离了书的本旨,而借言不知也可抱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不是失礼。现存主要版本有广雅书局丛书本,《皇清经解续编》也予以收录。又:此书尚有《续》一卷,是本书刊行后,台拱所作,有《诗》一条,《周礼》一条,《仪礼》六条,《礼记》二十条,《尔雅》十六条,《大戴礼记》七条,以及《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各数条,纠订讹谬,类多可取,有传抄本,《刘端临先生遗书》本(嘉庆本、道光本),广雅书局丛书本(见《杂著·刘氏遗书》),《皇清经解续编》本(南菁书院本、蜚英馆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小窗遗稿二种

    十六卷。清张漪撰。张漪,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怀来(今属河北省)人,县学生。张漪所著《春秋经异》、《论语异文集览》二书,大都搜集古书中的异文,及后人的考订汇辑成书。从二书内容可知,张漪治经学有乾嘉学派朴

  • 十种唐诗选

    十七卷 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乾隆时赐名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坛领袖,出身世宦家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后任扬州推官,五年后调任京

  • 尚书删补

    五卷。明汪康谣撰。汪康谣字康征,广东海阳人;而《进士题名录》则云直隶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未知孰是。明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漳州府知府。本书首有王佐序,以及汪康谣自序和其子汪鼎和纪述。自序称:“檇

  • 庭诰

    一卷。南朝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读书。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卒赠散骑常侍。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今《隋书·经籍志》有其《颜氏纂

  • 丹溪心法

    五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明程充(生卒年不详)校订。程充,字用光,号复春居士,明成化间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实为朱震亨弟子戴原礼根据朱氏所述及其有关学术观点编辑而成。明成化中又经程充参

  • 玉茗堂集

    二十九卷。明汤显祖(1550-1616)撰。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临川(江西抚州)人。汤显祖出身于书香世家,少有才名。十四岁进学,二十

  • 隶法纂要

    十卷。清项怀述(生卒年不详)编。怀述字惕孜,歙县(今属安徽)人。此书号为顾蔼吉《隶辨》的改编本。卷一至卷八改顾氏之以韵分卷为以偏旁分部,于顾氏原书所录隶体之外一字未增,只是依照《康熙字典》部首另行编次

  • 释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虫名,包括三篇文章,详述其形状、特性,探究命名所以然之意;并折衷前人之说,辨正讹误;兼及追溯今世方俗语之所本。所释颇多目验。论者谓是书辨螟蛉、果蠃非

  • 在亭丛稿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 秦汉碑篆文考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