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易读

礼记易读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是《礼记》的简编本,为举业而制定。书首有序(曰志远堂主人题)。序云:“《礼记》四十九篇,除《大学》、《中庸》,其四十七篇,统计实九万三千七百五十七字。诸家多有撰本。然或失则太繁,或失则太简。且便于读者,不详于解,详于解者,又不便于读,难得善本。故初学通习五经至《礼记》则束手。兹斟酌繁简之间,共选四万五千九百一十五字,视全文尚未及半,而经之菁华,已卒于是。加以字音旁注节旨,注未足者,于顶上补之,名曰《易读》,诚初学之珍本。读者先熟此,复通诸全经,亦盈科后进之之一道云云。”作者于序中言明创作意图。《礼记》自明以来,士子趋重举业,于《丧礼》、《丧服》诸篇文字均束之高阁,《曲礼》中诸篇文字,间或涉及“丧礼、丧服”,亦多作删削。是书对《檀弓》、《三年问》中涉及“丧礼”文字未曾全删,而《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三年问》等篇则所录太少。《奔丧》、《问丧》、《服问》等篇,则无一字。亦如明代以来以举业为目的撰述《礼记》者之风格。是书为清中叶以后一时流行之本,有专诵此者,有就全书照此钩工而读者。诸经文字中,以《左氏春秋》及《礼记》最繁琐难读,唐人谓之大经,清代亦有撰《左传》易读本,与《礼记易读》遥相呼应。考《礼记易读》全书,撰书人有一定学识水平。如书首序后,首列唐《礼记正文》孔颖达之说,次列《隋书经籍志》所载,及宋程子朱子之言。皆能粗略探源溯流,采撷精华,自非无知无识之人所能做到。每篇首释篇名,多据陈澔《集说》,又如《王制》为汉文令博士作,《月令》是吕不韦集之类,皆采汉儒旧说。其他解释,则多从陈澔《集说》。此书以义理为宗,考据亦有一定份量,但不是作者着意追求的。作者不著己之名姓,是顾虑因删经而被指责。实则此注经之法肇始于明代,清人不过沿袭而已。举业盛行时,此书风行一时,流传甚广,足见书之简约精审,易读实用,颇得众人喜爱,有一定价值。此书有光绪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尔雅谷名考

    八卷。高润生撰。润生字雨人,号幕坡,固安(今谷河北)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给事中。是编所释谷名均见于《尔雅·释草》,《尔雅》所无者,则汇为“附考”。经文注疏,悉从阮

  • 石门县志

    ①五十五卷,首一卷,清苏益馨等修,梅峰纂。苏益馨,晋宁人,曾任石门县知县。梅峰,邑人,举人,曾任晃州厅训导。《石门县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为五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图考。卷

  •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

  • 经义塾钞

    一卷。清俞樾撰。经义,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书文句为题,作文阐发其义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下诏科举废除时文,改用“四书义”、“五经义。”俞樾遂根据科举要求,撰写了这一卷文章,作为学子应试的

  • 瓦削文字谱

    一卷。文素松撰。文素松,湖南萍乡人,生平不详。著作有:《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碑录》一卷,《瓦削文字谱》一卷等。此书收录瓦削文字影印件120片,并附有释文若干条。“瓦削”这个名称,史籍和著作中很少见到。19

  • 吾庐笔谈

    八卷。清代李佐贤(生卒年不详)撰。李佐贤著有《石泉书屋藏器目》等书。此书内容除了经史摘录评引、诗话之外,主要记载了一些联语、神怪之事。其中三、四两卷,专门评话诗词,主要是宋以后诗词,如明七子、清初六家

  • 洪范统论

    见《洪范统一》。

  • 再广历子品粹

    十二卷。旧本题明汤宾尹(生卒年不详)撰。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及《再广历子品粹》等。《明

  • 二南密旨

    一卷。唐贾岛(779-843)撰。贾岛字阆仙,范阳(今河北定兴)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著有《长江集》。此书凡十五门,一般人认为是伪托的。书中内容错谬很

  • 归闲述梦

    一卷。明赵璜撰。璜字廷实,号西峰,安福(今属江西)人。生卒不详。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庄敏。该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载作者居官时的事迹。卷首有自序一篇和诗数首,辞彩朴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