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器图

礼器图

十七卷。清吴之英(?-1918)撰述。之英字伯朅。四川名山(今四川省中部)人。由贡生朝考二等,改选灌县训导,后历主成都尊经、锦江两书院讲席。至二十余年,之英为王壬秋入门弟子。同光间,王掌教尊经书院时,文风极盛,博学高材辈出。象廖平、杨锐、宋育仁、胡研生、张祥龄、吕翼文和吴之英等人,有的专究经术,有的考证史实,有的工诗文,有的长经济,都闻名当世,称为杰才。之英与宋、杨、廖等人,尤相友善。之英博学强记,广泛涉猎,深通经义,兼精小学,著有《寿栎卢丛书》行世。此书共有十七卷,由于与《仪礼奭固》互相表里,因而,两书的卷目次第完全相同。是书前面有自序,首篇《宫室图》,分庙、寝、朝三类,其次为,《士冠礼》一、《士昏礼》二、《士相见礼》三、《乡饮酒礼》四、《乡射礼》五、《燕礼》六、《大射仪》七、《聘礼》八、《公食大夫》九、《觐视》十、《丧服》十一、《士丧礼》十二、《既夕》十三、《士虞礼》十四、《特牲馈食礼》十五、《少牢馈食礼》十六,《有司彻》十七。其体例为,首先引用经说,其次为释义,末尾附以图。共有五百二十二条,图也如此。至于其撰著是书之旨义,在自序中说到,读经宜图,三礼器事颗图尤宜,《仪礼》为礼之干,汉图长期以来已经佚失,只有郑玄注得以保存,依据注图,因而读经岐谊岐图不能决一,之英原先撰著《仪礼奭固》篇,第仍刘向录据谊时午注为《礼器图》。按:经义之中,“三礼”最为烦琐,《仪礼》尤甚。从汉代以后,历代经师,多著图说,象陆佃《礼象》、陈祥道《礼书》、林希逸《考工记解》、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编虽然取袭前人之图,但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颇称宏博,并且能用《说文》、古史,证明古制,发前人所未发,致力之深,令人钦佩。上古宫室制度,舆轮名物,房序堂夹之位,车服礼器之形,汉代去古未远,器物犹有存者。郑康成图虽然并非手撰,要为传郑学者所为。《博古图》以后,大多揣摩近似,强命以名,于是,后来言礼器者,以讹传讹,在所难免。此书对于各类名物,考据极精,至于其所附图,则大多为附会,但仍不失为杰作。此书有《寿栎卢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蕴珍堂石刻

    四卷。清冯恕辑。郭希安勒石。所收自唐至元,第一卷为颜真卿、苏后湖、司马温公、苏东坡、朱元璋。第二卷为朱元璋、赵清献、李忠定、宋徽宗、朱文公、朱元璋。第三卷为朱元璋、刘武僖、米元晖、朱文公、张敬夫、张儒

  • 防河歌诀

    一卷。清刘永锡撰。刘永锡,字我彭,详见《河工蠡测》条目。刘永锡历河干二十余年,暑热霜寒,风餐露处,谨小慎微,绸缪未雨,量堤岸之高卑,计修筑之长短,选器具,率徒役,或疏、或浚、或塞,因天之时,度地之势,

  • 望云楼集帖

    六卷。清谢恭铭辑。此帖收元人书二卷,明人书二卷,清人书二卷。元人为赵孟頫书《汲黯传》、《盘谷序》、《后出诗表》、《归田赋》四种。鲜于伯几、张贞居、吴仲圭、郭天锡、饶介诸家皆精。明人书为杨士奇、于谦、萧

  • 剑州志

    十卷,清李榕纂修。李榕,字申夫,剑州人,出于曾国藩门下,文章经济,华实俱美。曾任职湖南,后因得罪巨室,以檄罪落职。所著有《十三峰屋全集》。剑州志始于明,为知州李壁所修,其后毁于兵燹。清雍正年间,桂林人

  • 龙川略志

    十卷。别志,八卷。宋苏辙(详见《诗集传》)撰。此书为苏辙追忆往昔之著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辙元符二年夏居循门,杜门闭目,追忆平昔,使其子远书之于纸,凡四十事,其秋复记四十七事。龙川,循州地名。

  • 宝真斋米帖

    一卷。清徐渭仁(?-1853)刻。徐渭仁,字文台,号紫珊,晚号随轩,上海人。徐氏好古精鉴,收藏颇富,且善书,钩摹尤精。辑有《随轩金石文字》、《春晖堂丛书》以及法帖等。《宝真斋米帖》为徐渭仁摹刻米芾书迹

  • 忠节录

    六卷。明张朝瑞撰。朝瑞字子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先是,有宋端仪《革除录》、郎瑛《萃忠集》等17家记载明初逊国诸臣的事迹,但此类著作互有

  • 虹舟讲义

    二十卷。清李祖惠撰。祖惠本姓沈,字屺望,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高安县知县。此书旨在推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奥义。

  • 宗徒列传

    不分卷。意大利人高一志(1566-1640)撰。高一志为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南京传教,1640年死于山西。著有《空际格致》等书。此书是其《圣人行宝》七卷(历述天主教宗徒、教皇、殉教人及其它诸名

  • 西畴常言

    也称《西畴老人常言》,一卷。宋何坦(生卒年不详)撰。何坦,旴江(在今江西境内)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分讲学、律己、应世、明道、莅官、原治、评古、用人、正弊九门,各门之下分条记事,间加评论。《四库全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