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溪文集

石溪文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周叙(1392-1452)撰。周叙,字功叙(一作公叙),号石溪,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升修撰,晋侍读学士,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叙居宫禁为高官近二十年,对朝政多有所论。著有《石溪集》。是集为万历二十三年(1595)周承超等人所刻。凡诗三卷,赋、颂、词一卷,文三卷。附录一卷则为诰、敕、志、传之属。今观集中文字,除文多为奉旨而作外,其余著述虽有舂容宏扩之气,终不免失之于肤浅,盖均为台阁一派,无特长之处。其诗不仅平平,且集中编辑体例混杂,以五言六句别标一体,区之古诗之外,而五言长律却反入于古诗之中,殊乖体例。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

  • 墙东类稿

    二十卷。元陆文圭(1252-1336)撰。陆文圭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幼而颖悟,博通经史及天文、地理、律象、医药、算术之学。隐居城东讲学,时称墙东先生。朝廷屡聘不就。文章融会经史,纵横变化。东南

  • 朱子为学考

    三卷。清代童能灵撰。童能灵见《周易剩义》条。此书考证朱熹为学著述始末,分年记载,并对其著述加了案语与评论,此书是继《学部通辨》后的又一部攻击陆王学说的理学论辨著述。

  • 新修江宁府志

    五十六卷。清吕燕昭修,姚鼐纂。吕燕昭,字仲笃,河南新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知县,擢知州,迁知府,嘉庆十二年来任江宁知府。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旧称惜

  • 洪氏集验方

    五卷。宋洪遵(1120-1174)撰。洪遵,字景严,鄱阳(今属江西省)人,官至资政殿学士。博学多通,明医理。此书成于宋乾道六年(1170),书中辑入作者生平所用有效之方,或流传效验之方,共169首。卷

  • 诗史

    ①十五卷,明顾正谊撰。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顾正谊曾出仕为中书舍人,擅长山水画,且颇得元人精意,称为“华亭派”。著有《亭林集》、《顾氏丛书》。至于《诗史》一书,《四库全书

  • 笔算

    五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著的笔算著作,写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梅文鼎在李之藻编绎的《同文算指》所传授的四则算法基础之上,将数字运算式一律由横写改为竖写。在自序中他说

  • 吾吾类稿

    三卷。元吴皋(生卒年不详)撰。吴皋,字舜举。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丞相吴潜诸孙。曾官临江路儒学教授。元亡后,遁迹不仕。皋工于韵语,所作大都以朴澹为主,不沿元末纤靡之习。其集散佚已久。顾嗣立《元诗选》未

  • 四书述

    十九卷。清陈诜撰。陈诜详《易经述》条。该书以王学为宗,且有调和朱陆的倾向,以为朱、陆本不抵牾,而陆学更为精当直捷。此书并不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宗,如解“格物”,以《大学》“听讼”章为达解,而不尊朱

  • 九峰精舍壬辰集

    一卷。清王棻辑录。此书亦为王棻主讲九峰精舍时的课士之作。共十三篇。其文多短篇,故卷帙不及辛卯集五分之一。而不泥旧说,时出新意,则往往与辛卯集相同。如“居德则忌解”,取王注明禁之说;“杂卦传大过以下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