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仓历代诗选

石仓历代诗选

五百零六卷。明曹学佺(1574-1646)编。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侯官)人。明万历进士,天启年间官广西参议,后官至礼部尚书。有《易经通论》、《周易可说》、《书传会衷》、《春秋阐义》、《舆地名胜志》、《蜀中名胜记》、《西峰字说》、《凤山郑氏诗选》、《石仓集》等。此书所选历代之诗,凡五百零六卷。上迄古初,下迄于明。其中古诗十三卷,唐诗一百卷,拾遗十卷,宋诗一百零七卷,金元诗五十卷,明诗初集八十六卷,次集一百四十卷。旧称为《十二代诗选》。实为汉、魏、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十一代。既录古逸,乃缀于八代之末,又并五代于唐,并金于元,体例名目皆不合,故从其版心所题,称历代诗选。所选虽卷帙浩博,不免伤于糅杂,然上下两千年间,作者皆略存梗概,又曹学佺本自工诗,故所去取亦大都不乖风雅之旨,固犹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者。金代仅录元好问一人,颇为疏漏,意其时毛晋所刊《中州集》、《河汾诸老诗》犹未盛行,故曹学佺未见。其冠于元诗之首,亦以一代只一人,不能成集的原故,据《千顷堂书目》,载曹学佺所录明诗尚有三集一百卷,四集一百三十二卷,五集五十二卷,六集一百卷。今皆未见,大概散佚。然自万历以后,繁音侧调,愈变愈远于古。此书止于嘉靖隆庆,正明诗之极盛,其三集以下之不存,亦不足惜。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保宁府志

    ①十四卷,明杨思震纂修。杨思震,明安岳教谕。其所纂除《保宁府志》外,另有《安岳志》若干卷。保宁府旧有志,然十分粗略,谬误亦多。杨思震以旧志为底本,适当删削,另广搜博采,增补史实,重新纂成兹编。《保宁府

  • 拾遗录

    一卷。明胡(详见《家规辑要》条)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

  • 六经三注粹抄

    明许顺义撰。顺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如斋,晋江人。此书无序跋,不知何时所作,根据其版式判断,当是万历以后的坊本。所谓六经,是指《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部经书。书名显系杜

  • 心白日斋集

    六卷。清尹耕云(?-1877)撰。尹耕云,字杏农,湖南桃源人。道光进士,咸丰间官布政使衔道台。其人官礼部曹郎时读书甚勤,举凡经史无所不窥,转御史时,弹劾王公大臣无所规避,直声动朝野。是集卷一至二为奏议

  • 释宫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旨在补充申发《尔雅·释宫》,专释宫室建筑称谓,并兼及有关礼仪。全书由八篇文章组成。程氏学养深厚,所征引古籍颇广泛;且深谙声义相通之学理,对称谓源流的辨析

  • 桃源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谭震修,方堃、文运升、文运昌纂。谭震,永北人,曾任桃源县知县。方堃,巴陵人,候选教谕。文运升,邑人,举人,城步县训导。文运昌,邑人,举人,候选知县。桃源县志创修于明代,万历一修,天

  • 历代史论二编

    十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太仓(今属江苏)人,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嗜学成癖,所读书必手抄七遍,名读书处为“七录斋”。崇祯(1628-1644)时举进士,官授庶吉士。崇祯初,又集

  • 周易外传

    ① 七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详见《周易稗疏》条)撰。其所著《周易内传发例》中称,乙未于晋宁山寺始为外传。乙未为顺治十二年(1655)。自谓“外传以推广于象数之变通,极酬酢之大用。”其时,王夫之从永明王

  • 蒙古玉匣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蒙古名为《新译通用玉匣记》,原为汉语本宗教类书,本出自道续藏、符录神道之类。后有人把此书整理译为蒙文,即为此书。书中首先载列了“宝金匣”一项,即汉本中法师迭择记,其次载列了“一切佛

  • 经义塾钞

    一卷。清俞樾撰。经义,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书文句为题,作文阐发其义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2),下诏科举废除时文,改用“四书义”、“五经义。”俞樾遂根据科举要求,撰写了这一卷文章,作为学子应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