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知足斋诗集

知足斋诗集

二十卷。《目录》一卷。《续集》四卷。清朱厓(1731-1806)撰。朱厓字石君,号南厓。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改庶吉士,授仁宗学,宫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正。于经术无所不通。是诗集以年为序;起自乾隆十五年(1750)终于嘉庆八年(1803)。其内容卷一、辑《万寿诗用韩愈南山诗一百韵》、《送陶挥五同年之官楚南》等三十首;卷二、辑《圣驾东巡恭谒》、《梦陆古修钧二首》等二十五首;卷三、辑《题外舅陈雨霖先生冒雨寻菊图二首》、《观韩集有感作此自警》等四十九首;卷四、辑《题锺韵圃同年遗照》、《钦乃歌十首》等四十三首;卷五、辑《寄仲君兄并示儿锡经》、《送傅太守之任柳州二首》等一百三十二首;卷六、辑《易京城》、《白沟河》等八十八首;卷七、辑《岳忠武王墓》、《论管仲》、等八十一首;卷八、辑《双江行》、《读华元化先生传》等四十九首;卷九,辑《五代会》、《大雪分韵得在字》等五十九首;卷十、辑《答龚子性存三十韵》、《漫与十八绝》等九十七首;卷十一、辑《读左氏传五十五首》、《舟中望罗浮用东坡韵》等七十三首;卷十二,辑《寄武缘缘刘同年编修定逌》等一百零一首;卷十三、辑《桐城道中》、《信宿毫州示李牧廷仪》等六十八首;卷十四,辑《集诗示静厓》、《拟郭璞游仙诗九首次韵》等六十四首;卷十五、辑《春明录别图送张子白之官镇蕃》、《蕃剑行次崇如相国韵》等六十二首;卷十六、辑《瞑眩》、《侄孙澄选馆纪恩示子孙》等二十九首;卷十七、辑《元旦恭纪》、《今夕》等五十一首;卷十八、辑《张三营》、《八崖口》等六十二首;卷十九、辑《读笥河诗钞》、《读后汉书》等一百首;卷二十、辑《香山行馆燕巢》、《回园居》等一百零四首。续集亦以年为序,起自嘉庆九年(1804),止于十一年(1806)。其内容,卷一、辑《澄江翁河歌》、《恭和御制仲春经筵元韵》等四十四首;卷二、辑《独游极乐寺》、《上元即事》等五十八首;卷三、辑《恭和御制昭陵后马歌元韵》等三十四首;卷四、辑《蒙赐明程嘉燧溪山小景谨题》等六十五首。是书传世者有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猜你喜欢

  • 奉化县志

    十四卷,末一卷。清钱闻震修,陈文焯纂。钱闻震,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奉化县知县。陈文焯字见三,安州人,廪贡出身。奉化,光绪四年始设县治,向无志乘。此志实为创修。钱闻震宰奉化县后,欲修县志,光绪

  • 别本东田集

    十五卷。明马中锡(1446-1512)撰。马中锡,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河北故城县)人。生平详见《东田漫稿》(辞目)。此集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中锡乡人贾棠所刊刻,凡收入文五卷,诗十卷。文中有

  • 北游录

    六册。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诸生,终生未仕。好审古今治乱,熟于历代典故,立志编撰明史。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编明代

  • 尔雅匡名

    八卷。清严元照撰。严元照(1773-1817)字修能,又字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诸生,与汪家禧、杨凤苞以高材生见遇于阮元。后讲学于诂经精舍。熟于《尔雅》、《说文》,治学务实。《尔

  • 易经征实解

    无卷数。清胡翔瀛撰。胡氏曾著有《易象授蒙》。此书原稿存于胡氏家中二百六十余年,直至民国六年(1917)才由其裔孙胡鹏昌以活字印刷刊行。此书取全易卦爻辞之为吉为凶为悔为吝者,征以事实,分类逐条辨析,所以

  • 论语集解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 丁漕指掌

    十卷。清王大经撰。王大经,字晓莲,浙江平湖县人。举人。官至江苏红安粮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是书前有清湖北巡抚潘霨序和王大经自序。从序中可考知:初写是书者为林之望,王大经接着写成,而又更定体例最后刊行者

  • 东塘日札

    一卷。明朱子素撰。朱子素,字九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明亡后应贡不仕,隐居授徒。著有《吴疁文献》等书。《东塘日札》记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后,进兵嘉定诸县,下剃

  • 奇经八脉考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此书刊于万历六年(1578)。首列奇经八脉总论,次论阴维、阳维、阴蹻、阳跻、冲脉、任脉、督脉、带脉等八脉循环。李氏认为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

  • 四书心解

    不分卷。清王吉相撰。王吉相字天如,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吉相曾问业于李中孚,潜心于性命之学。是书大概系其家居养病时所作。自序谓“心解者何?解心也。治心而不解心,恐讲习讨论之总无当于心”。其书自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