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八卷五十四门。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晚年自号澹园老人。山东日照(一作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十七年(1589)以进士第一人官翰林修撰。性疏直,遇时事有不可者,就形之言论。政府恶之,因忤权贵谪官福宁州同知,复因事落职,就回到家乡,闭户不出,终身致力于学术事业,活到八十多岁,为明代有名的学者。焦竑与王世贞并称,是李贽的最好的朋友。焦竑博极群书,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著有《澹园集》、《焦氏类林》、《老子翼》、《庄子翼》和本书。《玉堂丛语》以《焦氏类林》的区分原则来分类,书前有顾起元、郭一鄂和他自己的序。是书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专记明代词林掌故、前言往行,自行谊、文学,至惑溺、仇隙,凡分为五十四类,体制简净,实较何良俊《何氏语林》,梁维枢的《玉剑尊闻》等书为善。且征引赅博,皆注出处,多有未见之书,明代稗黍史资,赖以流传。书中所记如叶淇盐法,纳粟实边开中的制度,周忱在户部尚书任内为了备荒设立济农仓积米囤谷的方法,外戚勋贵庄田增租害民、杨士奇之纵子横暴乡里,以及其他官僚地主之骄奢生活,皆有助于研究明代史事的参考。此书既以翰院词林为主,因之对于明代官修的著述,文臣的事迹,记述的则极为详细,而且较有系统,如对《永乐大典》几个文臣事迹的记述。本书并记载明洪武时命翰林编修马沙亦里哈麻译《天方历书》,又命翰林侍讲火原洁编类《华夷译语》,“以华言译其语,凡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靡不具载。复令‘元秘史’参考,以切其字,谐其声音。既成诏刊布,自是使臣往来朔漠,皆能得其情”这些事实,于研究《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和中外交通的史迹,都很有价值。至于所记词林掌故,文人逸事,反不如有关于文化史迹的资料为可贵。《玉堂丛语》搜集非常广泛,顾起元序云:“《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期复笥所贮,词林往哲之行实,仿临川《世说》而起之者也。其官、则自阁部元僚而下逮于侍吕应奉之冗徒;其人,则自鼎甲馆选而旁及于征辟荐举之遗贤;其事,则自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而微摭于谐诸排抵之卮言;其书,则自金匮、石室、典册、高文而博采于稗官野史之余论,义例精而权量审,闻见博而取舍严。”宛然成为馆阁中人员的一小史书。有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曼山馆刻本。上海古籍书店据原版复制,每部八册。

猜你喜欢

  • 尧峰文钞

    五十卷。清汪琬(1624-1690)撰。江琬,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玉遮山樵。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户部主事等职。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

  • 扬州水道记

    四卷。刘文淇撰。刘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父锡瑜,以医名世。文淇孝养承志,能得观心。稍长即精研古籍,贯串群经。其据《左传》、《吴越春秋》、《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诸书,谓唐宋以前,扬州地势南高北下

  • 乐府雅词

    三卷。补遗一卷 宋曾慥(?一1164)编。本书选收宋人之词。卷首有朱彝尊题词,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曾端伯《乐府雅词》十二卷,拾遗二卷,此本抄自上元焦氏,只存三卷及拾遗,恐非足本。然朱彝尊《曝书亭集》

  • 落纸云烟帖

    四卷。清沈荃(1624-1684)书,其子沈宗敬奉旨摹勒。沈荃,字贞蕤,号绎堂,一号位葊,又号充斋,华亭(今上海市)人。官礼部侍郎等。沈荃学行高洁、忠益,书法颇为有名,常常被召入内殿,与康熙论古今书法

  • 苍溪县志

    十五卷,民国熊道琛、黄元新修,李灵椿纂。黄元新,成都人,曾任苍溪县长。李灵椿,古汉人。辛亥革命后,苍溪旧志大多毁于战乱。黄元新知县事后,力主再修志,别具苦心。其多方搜考,几经波折,终成兹编。《苍溪县志

  • 艺苑雌黄

    十卷。宋严有翼撰。严有翼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为泉、荆二郡教官。是书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二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其书,并言“大抵辨正讹谬,故曰“雌黄”,“凡四百条”。

  • 铜人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仪陇县志

    六卷,清曹绍樾、胡晋熙、伍生辉等修,胡辑瑞纂。曹绍樾,曾任仪陇县知县。胡晋熙,曾任仪陇县知县。伍生辉,曾任仪陇县知县。胡辑瑞,邑人,进士。《仪陇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六卷,卷首为序、凡例、

  • 常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于琨修,陈玉璂纂。于琨,字景刘,清顺天府大兴(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秘书院中书舍人、湖州府同知、福建盐运司运司,康熙二十九年升常州知府。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人。康熙六年进士

  • 吴氏诗话

    二卷。宋吴氏撰。吴氏为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核其文,即摘自吴子良《林下偶谈》中论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