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十卷。明戴冠(详见《礼记集说辨疑》条)撰。此书为戴冠杂记见闻之作,书末附载辨物、字义。初名《随笔类记》,后由都穆改题《濯缨亭笔记》,因戴冠自号濯缨而得。书首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陆粲作的序,后有华察为之作的跋。末还附有《礼记集说辨疑》一卷。此书内容以杂记见闻部分较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关于有明一代掌故制度以及他所居的苏州和掌教的绍兴两地方事迹的记载比较详尽,如周忱、况钟治理苏州的政绩,南京刑科给事中之上书论事,都可以作为研究明史的人的参考。明朝驿传的弊病是人所周知的,作者在“苏人诸役之害”条中对此记载尤为具体,他写道:“苏人诸役之害,无如驿传、马头、借债为甚。其始自永乐间文皇以北方民买马,当役艰难,暂令南方百姓代之,三年而复。故其后因循不改,至今百余年,南人非土著,不谙马性,皆转雇土人代役,马死,则为之买以偿官。驿吏及代役者,规买马之利,多盗减刍粟,马日羸饿死,所费不赀,于是称贷以继之。山东诸处民之狡猾无赖者,立券取数倍之息,先以贿结津要,约追得所负,则以其半奉之。故贪墨者,争为作书抵郡邑,每县动以万数,守令望风督责,民破产以偿,无所控诉。……”其关于吴中方言的记载也很详尽,其中有些成语现在已经不很通用,有些话与现在尚不相远,研究吴中方言的大可以拿来作为印证。其辨物、字义部分则大多抄撮前人成说,且常有疏误之处。有明嘉靖间华氏刊本,另有《濯缨亭笔记》一卷本,盖为残本,收入《续说郛》之中。

猜你喜欢

  • 鸣坚白斋诗存

    十二卷。清沈汝瑾(生卒年不详)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与吴昌硕、俞钟銮同乡,相互论诗默契,有诗相唱和,遗稿也由二君点定付刊。据集前吴昌硕序说:“石友性行雅亮,自晦于诗,足迹不出吴越间,平

  • 草亭文集

    一卷。清彭任(约1653年后在世)撰。彭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今江西宁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明诸生,入清后甘贫隐居,结庐巘山,名其所居为“草亭”。著有《草亭文集》、《周易解说》、《理学弗措》。此集

  • 晴川蟹录

    四卷。后录四卷。清孙之騄(详见《尚书大传》)撰。《晴川蟹录》是一部记载蟹品以及关于蟹的诗文、故事的书。全书分为四门:分别是谱录、事录、文录、诗录。《后录》也分为四门:分别为事典、赋咏、食宪、拾遗。两书

  • 独行流芳录

    一卷。清俞钟銮(约191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俞钟銮字次辂,号荆门,江苏常熟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写诗著文均有法度,尤擅长诗。死后遗稿未付刊。仅《独行流芳录》一卷印入虞社丛书。此集收

  • 蛾术篇

    八十二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嘉定县(今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尚书后案》三十卷等。《蛾术编》是王鸣盛的一部杂考

  • 重修泰安县志

    十四卷。民国葛延瑛修,孟昭章纂。葛延瑛,民国十五年(1926)任泰安县县长。孟昭章,邑人。葛延瑛任县长后,考泰安县志,自道光八年邑令徐宗干重修后,距当时已四十余年未有续修了,恐年远事湮,文献难征,聘孟

  • 熊峰集

    十卷。明石(?-1528)。石字邦彦、号熊峰,石玠之弟。蒿城(今河北蒿城)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数次因病居家,弘治末,始为修撰。嘉靖三年(1524)以吏部尚书兼文渊

  • 春秋备览

    二册。明魏谦吉(生卒年不详)撰。谦吉字槐川,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嘉靖戊戌(1538)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该书《经义考》著录为二卷。书中不载经文,也不释全经,有所论说则分条胪列,而

  • 滕县志

    ①十卷。清黄浚修,王特先纂。黄浚号秀宗,歙县人,贡生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滕县知县。王特先,邑人。黄浚掌滕县后,正逢兖州知州金一凤欲修郡志,征各州、邑各辑新志,于是黄浚询诸父老,谋之绅士,以

  • 读白鹿洞规大义

    五卷。清代任德成撰。任德成字象元。全书把朱熹《白鹿洞规》原文各分段落列于每卷之首,并援引历代名儒的名言在各段之后,共有二百零四条,书前有作者的“读《白鹿洞规》文约”,其中列举了邵子、周子、二程子、张子